Giter VIP home page Giter VIP logo

baohongfei.github.io's People

Watchers

James Cloos avatar baohongfei avatar

baohongfei.github.io's Issues

许岑,一个让我失眠的男人

tb22saekpxxxxapxxxxxxxxxxxx_ 38010129

昨天晚上我失眠了,长这么大,第一次失眠,而且是为了一个男人。

下午的时候喝了一杯公司的免费咖啡,然后同事请客,又喝了一杯,这是诱因。

昨晚的情况是这样的,晚上8点到家,随意刷了刷微信,洗了个澡,跟妈妈视频了一会,就大概10点了。然后在「一直播」上看许岑的直播回放。

为什么是「许岑」,对,这是我的又一个偶像,简单介绍一下他吧。

许岑,出生于书香门第,199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后留学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电影研究专业。留学回来后,就整天跟着罗永浩混在一起。一开始在老罗办的英语培训学校里当老师,后来老罗做手机,他帮老罗写发布会PPT,两小无猜日夜相随。

2014年,许岑要生儿子了,就从老罗那辞职不上班了。辞职后钱不够花了,他就制作了一个PPT教程卖,为了付房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许岑。从他的PPT教程,我学到了两点:

做PPT或者做任何其他事情,最终拼的审美。
外表有多放荡,骨子里就得有多认真,对,这就是他们做事的方式。

tb2u0xwkpxxxxajxpxxxxxxxxxx_ 38010129 jpg_400x400

做完PPT教程之后,许岑一路又做了英语学习教程、弹吉他教程、摄影教程、炒菜教程、制作教程的教程和带孩子教程...... 这就是我崇拜许岑的地方,想做啥做啥,还都能做好,对,世界就是一个游乐场,他玩得很尽兴。

许岑的背景介绍完了,回到昨晚的直播回放,许岑说到了一个细节,什么叫「调校」?他说奔驰 S 级轿车的玻璃水是从雨刮器往外渗,而不是从出水口往外滋,这种不动声色,算是物对人的「调校」。又例如他一直强调「贵就是好」,如果他只说这四个字,这是「调戏」,如果他写一篇文章说清楚为什么「贵就是好」,这是「调教」,如果他使劲砸钱买贵的东西,体验后告诉你什么东西好,这才是「调校」。

tb2q9obkpxxxxbfxxxxxxxxxxxx_ 38010129 jpg_400x400

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于是顺着「调教」这个词,找到了他的微信公众号,这下子一发不可收拾了。许岑的微信公众号,完整记录了他每天折腾的点点滴滴,做教程的许岑,至多是四分之一个许岑。对,世界就是一个游乐场,他玩得很尽兴。

随便贴一个视频,你们看看他「作」到了什么程度:

http://v.qq.com/x/page/w0186g8avpt.html

看罢这些,已经是凌晨四点半。一个问题一直拷问着自己:

人生只有一次,你打算怎么活?

tb2kztykpxxxxamxpxxxxxxxxxx_ 38010129 jpg_400x400

公司楼下的零食铺子

下午一点,准时醒来,开始写代码,俗称搬砖。搬到五点,突然一阵空虚,哦不,是一阵饿意。于是不由自主的走到了公司楼下的零食铺子。

看着一堆油炸食品,不禁陷入沉思。以前看过一篇博客,叫「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大概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肉体是通过自然选择慢慢演化的,这种演化的速度很慢,现在的人,和20万年前的人,几乎没啥差别。但是我们的科技水平,最近100年,是呈爆炸式增长。科技的飞速发展,瞬间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可是一时半会,我们的身体肯定适应不了。

举个例子,人类在历史里,一直是缺少食物的,所以遇到东西就吃,用身体来存储热量,这是最佳的生存策略,那些遇到食物还不吃的早期人类,早就被饿死了,根本没法传递基因。可是现在,食物随时可得,已经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身体来存储热量了,但是不好意思,我们习惯了。遇到食物就吃,已经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了,用我们码农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脑子被「硬编码」了。

再举一个「硬编码」的例子,很多人小时候根本没有遇到过蛇或者蜘蛛,长大了第一次见到蛇或者蜘蛛,还是会吓出一身冷汗,我们为什么会怕蛇或者蜘蛛?因为怕蛇这件事,也是被「硬编码」了,那些不怕蛇的早期人类,可能已经被毒蛇咬死了。

公司楼下的零食铺子,手伸向零食的那一刻,我遇见了20万年前,那个遇到食物就吃的自己。20万年前的自己是如此强大,我毫无反抗之力。

就在我快要沦陷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弗洛伊德,他老人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口腔期」。弗洛伊德用它来形容婴儿成长的一个阶段,但是我把「口腔期」理解成了人类用最原始的方式:「吃」来获得愉悦。无聊的时候,我们到底是选择「吃」,还是换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来获得愉悦?很早前,我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我对「吃」一直是心生鄙视的。

“不就买个零食,哪来这么多P话?”另一个自己对我说。20万年前的自己,赢的毫不费力。

360行车记录仪体验报告

买完车后,身边总是有人提醒我买个行车记录仪,理由是这太有必要了,要不然的话遇到碰瓷就完蛋了。再加上「碰瓷」这个词的确经常出现在耳边,于是在今年春天的某个时候,就买了。

screen shot 2016-12-11 at 10 35 00

买完后虽然有点烦车里多了一个东西,但它不理我,我不理它,我们也算是一路相安无事。直到今年夏天的某个时候,天气太热,行车记录仪的吸盘脱离,掉下来了,当时的情况是这个样子的:

wechatimg2

这就有点过分了,说好的相安无事呢?可当初是我选择了它,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克制,我也没有把它怎么样。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直到今年秋天的某个时候,我看到了和菜头的一篇文章:「你有没有这把锤子」。对,就是下面这把锤子。

wechatimg3

文章中,和菜头说,前些时候,北京的一场大雨,有人在车里被淹,玻璃窗升降功能坏了,没有逃生锤砸玻璃,就遇难了。这个事件被媒体大肆报道,于是大家恐慌了,于是淘宝上的逃生锤脱销了。和菜头说这是我们这群吃瓜群众又一次被媒体给消费了,媒体为了博眼球,消费了我们的恐惧心理。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但这只是部分事实,每天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比这个多多了,媒体是不会报道的。当然,这是媒体常用的套路。最后和菜头还装了一个逼,说我们买的不是逃生锤,我们买的是自己内心的焦虑。

换个角度,那些购买了逃生锤的人,基于的逻辑是「万一呢?」,我一直认为「万一呢?」是一个特别会坑人的逻辑。我们可以这样盘逻辑,如果「万一呢?」等于事情发生的概率是一万分之一,那么我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是不是应该在车里放一万个类似于「逃生锤」这样的东西?这明显不对是吧,问题就出在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太感性了。「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罗尔同学振臂一呼,于是我们的朋友圈就沦陷了。

作为一个凡人,有时候真的有很强的无力感,和菜头盘的这些逻辑,明明就是在说一本叫做「乌合之众」的书嘛。凡人如我,明明知道这本书应该看看,可就是不看。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直到今年冬天的某个时候...好吧,就是前几天,突然听到许岑同学说,他的车里是没有行车记录仪的,因为这是「小概率事件」。等一下,许岑同学直接把行车记录仪和逃生锤定性成同一种东西了。这有点颠覆我的三观,行车记录仪明明是车里必备的物品好不好,哪里不对?我们必须顺着许岑的逻辑,好好盘一盘了。

首先,行车记录仪是防碰瓷的,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我们遇到碰瓷的概率有多大?

路人甲:很大啊,你看看媒体上经常报道各种碰瓷。
路人乙:呵呵呵,媒体不也大肆报道「逃生锤」,这都是套路。你啊,还是太年轻。
好吧,关于碰瓷这个点,我先站边许岑吧。

然后,行车记录仪是用来界定交通事故的,这点我一开始也是很认同的。可是后来听老司机说,交警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是前面的车倒溜碰到后面的车,这种复杂场景,交警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也就是说需要用到行车记录仪的场景很少。关于这点,我毕竟不是老司机,先存疑吧。

最后,行车记录仪能带来意外惊喜啊,例如随时随地,记录身边点滴什么的。意外惊喜,我是认的,但是因为这个原因买行车记录仪,我还是不认的,因为不买行车记录仪,我还省了600块呢,说不定用这600块钱请一个姑娘吃饭,还有更大的意外惊喜呢。这个逻辑没必要盘太多,不然会陷入到前面提到的「万一呢?」陷阱。

分析到这里,作为一个凡人,我彻底懵逼了。行车记录仪,买还是不买,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盘盘这个逻辑,我们刚才从碰瓷、交通事故界定、意外惊喜三个点来分析行测记录仪的作用,但无一例外都是定性分析,不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定量分析则不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定量分析的好处。

新生儿的脐带血到底值不值得花两万块多块钱保留?保留脐带血的好处是,当新生儿在成长的某个阶段,得了白血病,可以用自己的脐带血进行骨髓移植,因为是自己的血,所以完全没有排异反应,听起来真的很美好。可是我们来定量分析一下:有统计机构对世界上最大的十几个私人脐带血血库做了调查,一共是50万份脐带血,这里只有99份被调用过,但是被调用不等于最终发挥作用,最终发挥作用的只有1例,也就是说花了两万块钱,最终能受益的概率是五十万分之一。两万块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也不少,五十万分之一我们也没有多少概念,但是可以换算一下,就是花一亿元人民币买百分之一的生存机会。

新生儿的脐带血到底值不值得花两万块块保留?定量分析的结果就是花一亿元人民币买百分之一的生存机会你愿不愿意?这就是定性分析的好处,虽然最终也没能给出结论,但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例如王思聪,肯定会花这两万,至于我,还是算了吧。

好像有点偏题了,回到该不该买行车记录仪,我刚才定性分析了一下,但是没有定量分析,原因也很简单,我没有定量分析所需要是数据啊。写到这里,真心的要感慨一下,数据真的很重要,大数据分析必须是未来的方向,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必然会有一个锦绣的前程。所以呢?所以我现在特别佩服能把下面这三本书都看完的人。

wechatimg4

关于该不该买行车记录仪,不管有没有人给出定量分析,我都认为该买,因为这会给我们安全感,这很重要,虽然有时候安全感和安全不是同一个东西。

ps:「盘逻辑」、「站边」是狼人杀游戏里的术语。

不要怂,就是干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和菜头的文章,教我们怎么识别身边优秀的人。菜头叔说优秀的人都有如下特点:

他们都喜欢做,而不喜欢说。
他们认为创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他们都极为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审美。
他们始终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保持了足够多的好奇心。
他们都敢于直言不讳地说出真实想法。

分享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同事龙龙说他认识一个人,符合以上5条。顿时我就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在我的软磨硬泡下,龙龙交代了这个人叫昊哥,还交代了昊哥写的PPT。PPT的最后一页,就是本文的标题:“不要怂,就是干”,当时就把我给看高潮了。必须解释一下,因为那个PPT把昊哥从0到1做一个硬件产品的过程给解释了一遍,它刷新了我对“底层”这两个字的理解。

screen shot 2016-10-25 at 21 45 35

为什么我会被这句话击中?因为我真的很怂,做事情总是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回想自己都活了二十多年了,却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出格的事情,也是遗憾。

欣喜的是,昊哥刚给完口号,李笑来马上就给了理论指导。笑来老师让我们闹闹记住下面这张图,结果有学员把这张图裱起来挂在家里墙上了,也是佩服。

wechatimg1

说回这张图,中间的成本线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支出,然后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在成本线以下苦苦挣扎,但如果我们喝了笑来老师的原味鸡汤,就必将会走出一条类似复利曲线的人生轨迹。关键在于如果你坚信自己的未来一路上扬,就没有必要太在乎现在的蝇营狗苟,翻译成昊哥的话就是,不要怂,就是干。

今天下班后瘫在沙发上看电影,我的同事兼偶像兼男神,少爷同学的公众号推来了一篇日更。“不要怂,马上写”这六个字马上就冒出了我的脑海,偶像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点击阅读原文,活捉我的偶像少爷同学。

我的感谢清单@感恩节

突然发现今天是感恩节,我就随便感谢感谢吧,排名不分先后。

爸爸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艘远航的船,你就是船长,船长的位置很重要,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关键是你做的很好,并不是你是爸爸我才这样说,相比来说妈妈就不行了,我这个人很公道,有一说一。例如我高三那年,妈妈陪读,她发现了我写在手心里小抄,却没有批评教育我,你看,明显是一个价值观不合格的妈妈。爸爸,你要带领妈妈和我共同进步啊。

小阿舅
不用说太多,一张图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你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你在无锡,我在南京,我家装修的时候,你出钱出力出时间,还陪我玩,除了其他舅舅,你真的已经是最好的舅舅了,这样说不过分吧。说到玩,你虽然是我的舅舅,但你更像我的大哥哥,小时候,每年放暑假,都去你家玩,你带我游泳、骑牛、偷板栗......感谢你,陪我从小玩到大的舅舅。

老大
老大,感谢你陪我睡了四年,虽然你一直深爱着的是隔壁寝室的冬冬,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毕业以后大家各奔前程,像你这样,能整天蹭你吃蹭你喝,没事我还能耍耍小脾气的朋友真是越来越少了。感谢有你,老大同学,虽然你每次买单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心疼钱,但是我都「感谢有你」了啊,你总不好意思怂了吧?老大同学,你要记住,付出永远比得到更幸福,爱你吆。

阿汤哥和小东
你们两年纪比我小,也没有我帅,才华还不如我,但是你们两比我成熟,经常像教育孩子一样教育我,很多点我也认,给我时间,我慢慢改。但你们两唯一的缺点就是像教育孩子一样教育我,却并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孩子,这点跟我的老大比,你们还有差距,我给你们时间,你们慢慢改,改好了,你们必有锦绣前程。

少爷
小时就听说,「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但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少爷同学,你明明是一个高富帅,却整天陪着我们这群屌丝敲代码,这应该算是纯粹的兴趣吧?你写书、写博客,还用英文写,你写软件、玩硬件,还用软件定义硬件。任何时候我迷茫了,总能从你那看到前进的方向。今天是感恩节,你把苹果的原装键盘给我了(这样说你应该不好意思要回去了吧),对于程序员,键盘的寓意不言自明,我必用它,敲出一个锦绣的前程。少爷、偶像、男神,感谢有你们,哦不,感谢有你。

罗振宇
虽然你不认识我,但你那个叫「罗辑思维」的破节目,确实有打动我,它给我带来了见识、洞见还有幸福感,今年,你通过「得到」APP下了一步很大的棋,通过「得到」,吴军、万维刚、李笑来、和菜头走进了我的生活,这种体验真的很奇妙。

李笑来
虽然你说的全是鸡汤,但我就认你的鸡汤,你一言不和就去读论文,只为把鸡汤熬入味,这很李笑来。感谢你,让我今年有机会去听你的演唱会。

天地
我们老是说谢天谢地,可到底谢啥呢?我想是这样的,首先我们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终日忙忙碌碌就是为了食物,一不小心还会变成其他动物的食物,后来我们人类进入农业时代,春种秋收,还是为了食物终日不得闲,好消息是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很多人都不用为了食物忙碌了,我们人类终于可以闲闲了。从猴子到现在,几万年总有吧,只有最近几十年,人类才挣脱了食物的束缚,恰好我们处在这个时代,真是要谢天谢地。

当然,天地什么的,都是小事,最应该感谢的还是你,看我废话到现在的你,感谢有你,我爱你。

ps:随便写写的,以上名单肯定不全。

朱清时

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
有智慧去区分上述两类事。

上周天,喜马拉雅,
「科学有故事」-> 朱清时院士发明的“量子巫术”可信吗?4个蒙羞

我的朱清时的印象 中科大 、南科大 、我去看过南科大。

知乎问题:如何评价朱清时院士宣传的量子佛学和气功理论?
知乎用户「SIY.Z」USTC CS
这个可能是“外行效应”的一种体现。
朱院士也不乏各种外行的评论,比如认为有“高级”计算机和“低级”计算机之分,而且“高级”计算机计算精度最多只能有9位。

知乎用户「童哲」教物理,也创万门大学 http://wanmen.org
去了现场
我不同意现场“真气是客观存在的”结论之论证,论证过程不符合科学范式。

知乎用户「量子色动力学」
而最开始的那一部分也只能证明“打坐有益于大脑健康”

知乎用户「方可」
探究真理道路上的自我放逐。
历史和现实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许多从事各行各业研究工作的人,在了解到自己能力的有限性之后,就有一种求诸玄学希望一步登上山顶的愿望,这是人性的弱点。

知乎用户「李简」
科学理论不认资历,只认逻辑自洽、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可预期性。

知乎用户「十万个为什么」
老年科学家的误区

知乎用户「江踏歌」
现代玄学最强大的两个武器,一个叫量子力学,一个叫混沌效应。
前者被翻译为,精神力量可以影响客观世界;
观察影响物体的状态 1+1不等于2
后者被翻译为,万事万物都存在联系,精神力量造成的影响可以是万事万物的原因;

知乎用户「cOMMANDO」
小时候,家在大学校园的教授楼里,教授练气功最积极,他姥姥FLG被打之后改练太极。
我觉得这种开放性其实是很宝贵的,这让他们能够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

匿名用户
朱校长在我校口碑,毁誉参半。
大凡老人,老教师,很多都在骂他。学生不明所以。能够夸赞的大概也就是不扩招去行政化了吧。
个人认为不扩招的确保证了科大学生质量,但也错过了发展机会。
本科管理学院老师评价他:是个好人,可惜信佛,还每个星期都去看南怀瑾。-> 渊源,事情都不是特然的。

知乎用户「韩迪」
方舟子视频截图
中医的某些观点是朱清时提出的
方舟子的回答 现在那个校长啊,他自己是搞物理化学出身的,他对生命医学的知识基本上不懂,所以他对医学方面的看法,我们没必要当一回事。
科学的标准全世界都一样,没有说哪一个国家自己搞一套标准,所以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式的物理学、**式的化学、**式的生物学,为什么医学需要自己搞一套。
被人对方的质疑->我的科大的抽象导致我恶心了张海洋

知乎用户「鼎天立地」
浙江人,初中的全套浙教版科学教材主编就是他
编写严谨,富有内涵,通俗易懂,是本人科学的启蒙读物。
“ 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这句被各大媒体传颂的操蛋名言也是他说的。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晚年中二病的发作。
第二种可能是他碰见了重大挫折。在科学领域发现瓶颈,死也突破不了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妈的实验做得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研究生常态)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知乎用户「Li Ti P」
我科在朱校长当政期间发展速度极为缓慢,甚至有所倒退。要不是潘院士底气够硬财大气粗,物理系可能直接就要降一个档次了。

我的感受:
四个蒙羞的播客太激动了。
牛顿、爱迪生晚年的事情不影响他们的伟大。
别激动,影响没你想象的大,朱的言论,不及朋友圈垃圾文章危害的百分之一,家长们看了朋友圈,还是该干嘛干嘛。
朱清时的牛X点:
小时候爸爸是国民党,妈妈拉扯一家长大,大学毕业后的待遇和祁同伟一样,但是没有放弃学习,后面出国,发现没法做研究,硬着头皮上,背诵实验步骤。

阿里巴巴智能客服技术沙龙纪实

screen shot 2017-04-08 at 20 50 44

清明节的最后一天,和朋友扯淡,我提起阿里来南京了,接着他问来南京干啥,我居然回答不上来。这样的节奏明显不对啊,于是我今天参加了他们的线下技术沙龙,现在尝试做一个小记者,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吧。

首先贴一段他们的官方宣传文案吧:

阿里巴巴智能客服实践
Customer Experience Like Never Before

随着大数据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新能源”和“新技术”的智能化产品和平台已经能够满足各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群(COO)技术团队,将传统服务领域的产品注入最先进的技术研发理念并广泛实践,打造了目前最为智能和强大的服务产品和平台(X-Space、X-Engine等)它们让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极致、愉悦的服务体验,同时也能帮助商家和企业更高效的运营和发展,真正的在用技术,让亿级消费者及千万商家,通过阿里巴巴的智能服务产品,迎接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4月8日,我们选择南京作为“猿来如此”智能客服技术实践全国线下沙龙第一站,将为大家带来“Alibaba Inside”的技术分享。

以上的文字是我手打的,感觉读着比较累,参加完今天的分享,其实觉得下面这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他们在做的事情

Customer Service as a Service.

好的,闲言碎语不要讲,既然是技术沙龙纪实,就老老实实的记录今天下午都发生了啥。

2
首先开场嘉宾是梁楷同学,此同学加入阿里9年,然后没有换过部门。据梁楷同学自己说,这样的经历,整个阿里不超过5个人。好吧,这个不重要,主要看下面四位同学的分享。

3
上图是法一同学,算法专家,分享的主题是「阿里小蜜 - 智能人机交互的探秘」。摸着良心说,大神的分享的确精彩,唯一的遗憾全程都是在说人工智能的算法,我实在是听不懂啊。虽然听不懂,也强行分享点干货吧。
4
对,就是这张图,回头把这张图上的技术名词Google一遍,再遇到类似的分享,也可以假装谈笑风生了,不行,我要把这些字敲下来,装X要装全套。
上图的「问答型、任务型、语聊型」三种策略指的是阿里小蜜智能机器人在和用户交谈时,对用户意图的三种判断。好的,我要正式打字了。

问答型:基于知识图谱+传统检索模型的方式
任务型: slots filling、深度强化学习的方式
语聊型:传统检索模型+Deep Learning方式

5
第二场分享的嘉宾是弄玉同学,分享嘉宾中唯一的MM,我居然忘记拍照片了,哎,不说了。弄玉同学是测试工程师,分享的主题是「全链路压测」,结合上图,我试着理解一下全链路压测的几个关键点

1 必须压测生产环境,这样得到的结果才真实
2 从CDN到数据库(上图的影子表),跑一份独立的压测数据
3 压测数据和正常业务数据通过标志位区分,途径的所有系统必须能识别出标志位

好吧,我尽力了,只能理解到这了。

接着是第三位分享嘉宾,哦,不接着是茶歇,咖啡馆的蛋糕味道还不错。
6

7
接着是第三位分享嘉宾,力君同学,架构师,分享的主题是「从-1到1,阿里客服工作台的应用拆分实践之路」,讲的是系统重构的过程,一开始说系统怎么烂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有同感。重构的宏观视角我复述不了,说一个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吧:

建表的时候要用utf8mb4字符集,因为这个字符集支持表情

再贴一张图吧,力君同学说图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用血泪换来的。
8

9
最后是常胤同学的分享,主题是「移动智能客服前端实践」,可惜我不懂前端,只记住了一个名词「RAIL性能模型」,另外native很火,有空仔细Google一下,方便以后和前端同学愉快聊天。

10
最后是互动,我最深的印象是「数据驱动」哪哪都能用到,也的确应该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今天下午技术沙龙的实录。

我是个算命先生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506822/
**·沈阳-文曰小强-鬼吹灯-陈瞎子-我是个算命先生
算命话术
求官必升 其实这“求官必升”的道理,也暗合了官场之道:“人捧人越捧越高”,谈及同僚,切忌背后论人长短,以免灾祸加身。

相术中有面相、手相、骨相、甚至乳相。
形容好的面相,常用的有这么一句: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鼻如悬胆,目若朗星,
口似涂朱,牙排碎玉,三山得配,五岳相匀。

问这港客有没有养狗,这就是两头走的活话儿,他要说没养。那就说他家缺条狗镇宅,要说养了,那就是狗的问题

黑镜

第一季 2011
第一集 首相日猪
不可能是事情是怎样一步步就范的
第二集 娱乐至死 虚拟与真实
第三集 细思极恐
复杂世界改变单一变量
隐私的重要性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增广贤文 是**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第一次做人生导师

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问这种问题,还是有点小激动的,原来我也有机会做人生导师。

喜哥,是时候开个微信公众号了

喜哥是谁?首先喜哥是我的哥,然后喜哥是我的同事,最后喜哥是我们组里颜值最高的同事。为什么喜哥需要开一个公众号呢?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外表英俊,内心明*的喜哥一直想写点东西,但一直没有开始,或者说开始了又结束了,所以我要劝劝喜哥。

screen shot 2016-10-26 at 13 06 31

亲爱的喜哥,写作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写作帮助我们记录生活,这很重要,你现在还记得你昨天做了什么吗、一个月前做了什么吗、去年的今天呢?时间就像黑洞,一刻不停地吞噬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做不到给岁月以文明,但至少可以给岁月增加几个刻度吧?小学中学大学,是你的天然刻度,从毕业到退休,你打算给自己几个刻度?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被时间吞噬的人呢?好吧好吧,不装逼了,你我都是程序员,我们都明白如果自己写的代码没有被存盘,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吧。

其次我们普通人很难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写作就是花最少的代价,完成一个作品的过程。我们程序员喜欢说:“别废话,把代码写出来给我看”。因为我们都知道夸夸其谈是很廉价的,说出来和做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写作的过程,就是把你脑子里的想法落地的第一步,就是从0到1的过程。牛逼如我们的老板,于敦德先生,可以这样说:“途牛就是我的孩子”,平凡如你我,难道真得亲自生了一个孩子,才可以说XXX是我的孩子吗?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就是我们的作品,不,就是我们各自的作品,但是你希望孩子是你唯一的作品吗?

然后写作是最有效的社交手段,你把你的成长,你的喜怒哀乐记录在那里,它就像种子一样,会发芽的。虽未曾相识,却神交已久,想不想在生命中的某一天,一个妹子站在你的面前如是说。

最后在我们这样一个不大不小,不尴不尬的年纪,谈收获尚早,谈积累寥寥,内心是不是有点小恐慌?写作是唯一的救赎之道,对,就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把小锤子,锤子真的很重要,因为锤子还可以打电话,抢红包。
e88296e794b3e5858be79a84e69591e8b58e_17-jun-2011-12-44-34-am 4

道理大家都懂,以上都是废话。不要怂,就是干固然正确,关键是怎么干?以我浅见,谈两点。

其一:看电影《死亡诗社》时,我学会了一个单词:“mumbling”,大概是喃喃自语,胡乱瞎说的意思。当时的情况是这个样子的,老师让学生即兴写诗,学生不行啊,老师说,不行你先“mumbling”啊,果然,最后“mumbling”得挺好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用昊哥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怂,就是干。唐诗宋词的固然精彩,星爷的“mumbling”也广为传唱啊。

山上一群鹅
嘘声赶落河
下河捉鹅医肚饿
吃完回家玩老婆

其二:看《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时,我学会了一个道理,男人,要想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最佳策略就是到处留种。回到写作,我们不免纠结一个问题,怎么保存?“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显然已经过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到处留种,什么个人博客、简书、公众号、微博,甚至QQ空间,能发的平台都发上,这真的很重要,这是基因的最佳策略,写代码的最佳实践。发出来,是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多平台,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反馈,人是一种需要及时反馈的动物,还有,现代社会,互联网正在把权力和金钱解构,未来世界,影响力才是硬通货。好吧,收回一点,在多平台时,要考虑哪个是主平台,例如书评、影评天然就应该放到豆瓣上,而不是你的个人博客里。

补充一点,最关键的是你得有一个每天更新公众号的偶像。今天下班后我又瘫在沙发上。。。老规矩,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我的同事兼偶像兼男神少爷同学今天的更新。

ps:最后声明一点,《自私的基因》我没看过,只是根据书名YY的。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wechatimg2

奇葩说第四季,最后一期,辩题是:

我们最终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

最后结辩的是罗胖罗振宇,显然,罗胖结辩的时候动情了。

王掌柜,一个你身边的IT男

2016年似乎和以前很不一样,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付费订阅的专栏,我也订阅了一些。
喜马拉雅平台上有

卓老板聊科技第二季
好好说话
每天听见吴晓波
田艺苗:古典音乐很难吗
卢俊购房私藏技巧

wechatimg1

得到APP平台上有

槽边往事
吴军 硅谷来信
李笑来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万维刚 精英日课

wechatimg2

苹果播客平台上有

狗熊月读

wechatimg3

第一次接触付费订阅,是在2014年吧。那个时候开始听播客了,从一个叫做《新闻酸菜馆》的播客里,知道了一个叫王掌柜的主播,然后王掌柜推出了一个付费订阅播客叫《极客电台》。听了王掌柜的简单介绍,我决定订阅这个播客了。当时决定订阅的想法也很自然:王掌柜就是一个你身边的IT男,他对电脑、手机很感兴趣,乐于尝试各种软件,然后告诉我们哪些软件好用,哪些软件有坑。这就够了吧,至少我希望自已身边有个这样的朋友。反观自己,虽然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可我并不是朋友身边合格的IT男。

故事的发展总有意外,最终我并没有付费订阅《极客电台》这个播客,原因现在想来,也挺有意思的。当时我在网上搜“极客电台”看看怎么订阅,结果发现了王掌柜的个人博客地址是 http://since1989.org。内心瞬间咯噔了一下,我是88年的,王掌柜是89年的,我要给一个比我年纪还小的人交学费?一念之差,没有订阅。

这两年来,很多事实不停地告诉我“比你年轻还比你优秀的人”遍地皆是,当时心里的那点小芥蒂,早就被现实冲刷得一干二净了。所以一周前吧,王掌柜在朋友圈里说他的新书《极客电台:谁动了我的网络资产》出版了,我当然毫不犹豫地下单了。

今天是星期天,中午拿到这本书,一开始计划今天加点油把这本书读完,结果没想到3个多小时就读完了,主要是书里介绍具体软件使用技巧比较多,略读就行。读完后,我对王掌柜的印象没变:身边有个真正对各种软件使用感兴趣的IT男,挺好的。还有,书里面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很多上网防骗技巧,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爸爸。

2016.10.23

wechatimg11

理科生的傲慢和偏见:「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看得我血脉喷张,可是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却突然出戏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和买彩票相关的事情,也是够奇葩的。

「血战钢锯岭」和买彩票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从头说起。主人公一开始是一个不合群的奇葩存在,但是后来全世界都为他改变规则,说明他必须为团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价值。主人公的价值是什么?救人啊!主人公一共救了75个人!

75条人命!听起来好像很多,可毕竟我也是在大数据组工作过两周的人了,「血战钢锯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的冲绳岛,这次战役极为惨烈,日军死亡人数超过10万,美军也达到了8万,另外还有10万冲绳居民死于战争或在日军的逼迫下自杀。所以如果只看数字,「75」这个数字真的不是很大,甚至如果只从战争「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这75位战士牺牲掉,可能会比成为伤员更划算。那主人公「不可或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答案是「希望」。战争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事情,军人们之所以敢直面战争的残酷,除了捍卫家园和亲人外,他们还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国家、有战友、有军医。虽然被军医,也就是电影主人公救出来的概率可能不高,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希望」,希望的力量当然是伟大的。

说回买彩票,其实它给彩民们提供的也是希望,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香港市民喜欢赌马和买六合彩,这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希望

虽然老子今天不如你,但是可能明天老子就超过你了

这种希望带来的自信,抵消了很多社会负能量。

所以说希望真的是一个好东西,可是理科生单纯的从概率学角度算了一下买彩票的「性价比」不高,就傲慢的宣布买彩票是在交「智商税」。这种赤裸裸的秀智力上的优越感,想想也是幼稚的可爱,哦,不对,是可怜。

最近我越来越认一个道理:任何看似**的事情,背后必有深刻的原因,如果轻易的否定别人,**的肯定是自己。例如对于电影主人公和彩票的价值,我只能解读到他们都提供了希望,但是「人类简史」的作者解释的好像更深刻:希望是人类虚构能力的一种,正是这种虚构能力使得人类从其他物种中脱颖而出。

天啊,我都在想什么啊?面对如此精彩的电影,不沉浸其中好好感受也就算了,我却把刚刚读的「人类简史」搬出来了,想想也是幼稚的可爱,哦,不对,是可怜,可怜的理科生。

道理大家都懂,可你为什么就是不学好

2007年年初,李笑来开始动笔写《把时间当作朋友》,昨天,我的同事兼偶像兼男神:少爷同学,看完了这本书,在豆瓣上留下了一篇书评。

书评中,经少爷御笔朱批,我们都知道了这是一本鸡汤书。于是少爷不禁感慨「道理大家都懂,可你为什么就是不学好」当然少爷不会这么啰嗦,他的原话是「知易行难」。

偶像的发问,振聋发聩,脑残粉如我,彻夜难眠。思前想后,决定从一个「道理」开始,尝试回答一下少爷的问题。

这个「道理」是《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博士在他的专栏文章里说的,原话是:

我们即便遇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换位思考。
第二层意思是,凡事要习惯三思。比如你不理解某人,要反问是否是自己境界不够。
第三层意思是,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如果总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我们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大出很多。

听了吴军博士的「道理」,我深以为然,思绪万千:

情绪是效率的最大敌人。
我要尽量保持任何时候都不要有情绪。
读历史,要读出“同情之理解”,才算是真的读懂了。
整天说谁谁谁**,**的肯定是自己。

想到这里,突然发现不是我听懂了吴军博士的「道理」,而是我原本就知道并且尝试践行了。所以不存在听懂了「道理」一说,而是你原本就真懂了。其实这没什么悲观的,我们的脑子原本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它是人类三百万年演化的结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大脑,就是拿自己生命的长度和人类三百万年演化史掰手腕,输了太正常,不丢人,赢了就是人类之光。

所以我的第一层理解是「道理」不存在听懂一说,要么真懂,要么真不懂。我的第二层理解是,「道理」你懂,可是你未必真信。例如我整天劝说我的表弟小东去一线城市打拼,可是为什么我自己不去?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知道的「道理」是:

明天彩票的开奖号码

你会到处去跟别人讲「道理」吗?你肯定会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个道理:今天使劲买彩票。所以说,平时你说的「道理」你懂,可是你未必真信啊。

这里有一个更生动的例子,发生在李笑来的身上。当时的李笑来是新东方的英语老师,他和他的老师同事们一起去健身房,但只有李笑来一个人请了私人教练。为什么?李笑来认为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这其中有一个「道理」:

教学是有价值的

李笑来作为老师,他给学生带来了价值,所以他内心真的认同教学的价值,反观他的老师同事们,或许他们知道自己的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少价值,所以他们内心不认同教学的价值,最终是他们内心的价值观,导致了他们选择不请私人教练。李笑来的这个故事,我深以为然,虽然我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但是我好像真的没有感受到教学的价值,直到我遇到了罗永浩老师、李笑来老师。

道理大家都懂,可你为什么就是不学好?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要么真懂,要么真不懂,要么不真信。

写到这里,已经晚上九点了,不知道少爷晚上吃得好不好?睡了没有?睡得香不香?胡思乱想之间,又点开了豆瓣,看看少爷最近读了哪些书。原来这世上还有一本叫《你今天真好看》的书,还是少爷会撩妹啊。偶像就是偶像,分分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原来撩妹是可以送书的

听罢这个「道理」,我立刻在京东上下了单,你呢?

老规矩,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少爷的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45120

Recommend Projects

  • React photo React

    A declarativ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

  • Vue.js photo Vue.js

    🖖 Vue.js is a progressive, incrementally-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

  •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

  •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

  • Django photo Django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

  • D3 photo D3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 Canvas and HTML. 📊📈🎉

Recommend Topics

  • javascript

    JavaScript (JS)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class functions.

  • web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 New door for the world.

  • server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

  • Machine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

  • Game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 make everyone happy.

Recommend Org

  • Facebook photo Facebook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 NB: members must have two-factor auth.

  •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

  • Google photo Google

    Google ❤️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

  • D3 photo D3

    Data-Driven Documents c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