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er VIP home page Giter VIP logo

moment's People

Contributors

ailearnersomc avatar omclub avatar

Stargazers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Watchers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moment's Issues

如何用编程思维把自己修炼成自主靠谱的懒人

编程思维是个什么鬼?
杯子里面什么都可装:各种酒水饮料.
可从编程领域迁移应用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对工程师的观察:
自主 靠谱 懒人

懒人思维

  • 自动化
    手机上微信语音提醒和自己记录便签备忘的差别?
    计算器与算盘的差别,也就是自动化的差别?
    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给计算机,而不仅仅是把计算机或者软件当成一个存储状态的设备。

    计算机擅长的重复,循环,精确处理。

    很多人有一批文档要处理了,想到了批量处理,批处理只是外包给机器的一种方式。

    换一个更好的工具。
    举例:倒计时电饭煲解放你的睡眠时间;

    勤于观察思考,将自己的工作外包给机器,提升效率,改善生活。

  • **源头 (1.巴贝奇差分机)

    巴贝奇:第一个想把机械的力量来替换思维计算过程的,那些不能自动化的机器就像算盘一样。
    IFTTT的应用,是编程;
    批处理脚本是在编程;
    通过其它程序语言来操作计算机是编程;
    检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流程,有哪些可以借助工具做的更好。

自主

(2.段子图)
班长分享的功夫没法自动上身,你没法让别人代替你思考;

  • 主动学习
    编程活动一定是主动的,你没办法说这个代码我抄别人的一下就可以了.
    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其实就已经是最小行动了.

    其实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方式,
    如果将自己学习思维提升的过程,写成文档.
    就把写作的练习和编程课一块儿做了.
    只要你想完成从0到1的突破,必然需要主动.

    编程活动是最好的最小行动;

    (3 伸手党漫画)

    坚决不做伸手党,遇到问题搜索钻研,搞不定再提问请教。
    用好工具,没有好用的就自己造.

    自主行动的过程,才能激活自己的思维过程.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展现出来.
    中了多年的填鸭式课堂的毒,老师先教,你再去做题.
    我自己需要什么.

  • 举例

    python一期自主学习的例子,那些自主学习和提问的人,往往都学得很好.
    (4. 提问 漫画)

靠谱

程序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这不可能.
  • 我机器上就没事.
  • 不应该呀.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 噢,我明白了.
  • 以前怎么就没问题?

大妈眼中的靠谱
Kaopulity(Keep all of processes usability)

  • 靠谱表现及举例 1min
    学做新菜的例子.

  • 头脑彩排 1min 神经科学的词儿,叫内在进化;用高端一点的词,叫**实验.

    内在进化的例子(57页) ,大脑通过假设,验证,**实验,成本很低的解决了问题.而不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试错,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像市场经济的各种竞争一样,脑子里的想法也是不断竞争的.
    follow your heart的对立面,脑海中对事情进行预演.
    做菜之前已经在脑海里过了几遍排查问题了.这样就不会出错了.所以,这就是所谓的**的试错来降低行动的风险,女神表白多次在脑海里.

    去某个地方,找房子,工程师通常会在事前问你很多问题,然后按时按点到达.
    很多其他人,可能是顺其自然,每到一个地方要问你下怎么走.
    很少耽误事儿.

总结 1min

  • 普通人的用处

    • 生活中需要借助软件来解决一些自己的问题
    • 想和程序员打成一片的:产品,运营,测试,老板
    • 好奇心强的路人,能看懂程序员笑话,体会思维方式的差异.(我就是个路人)

    想低成本的了解编程**
    一起来学一些编程吧,提升思维方式,收获一些知识,建立信息世界生存的自信.


  • 知乎讨论

'编程思维'究竟是一种什么思维?
普通人有必要学编程吗?
普通人学编程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问答部分

今天我没有对编程思维下定义,我理解其核心的应该是计算思维.
但普通人没有必要了解那么深.关注那些你能提高效率的思维方面就好.
概念辨析可以参考讨论

今天谈的懒人思维,其实是为了博大家眼球拉,
主要还是要像产品经理反思自己的产品一样,思考自己工作中哪些地方可以自动化,哪些重复流程可以抽取出来,提升效率.
这种外包的**源头,其实就是经济学的成本思维了.

计算机核心的概念就是抽象和层次;
当程序员讨论业务流程的时候,其实是与产品经理用常识正常的沟通;
但他讨论具体实现细节的时候,还是同一个问题,他就在更具体的层面来考虑问题了.
当然这种层次关系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时候存在“自指”,详细的可以看看GEB整本书都在谈这个.

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大概地图的概念,可以通过线下请教的方式,在脑海中构建信息流程.在这个基础上,不耻下问,有诚意的提问.
用输出的方式倒逼自己输入,这个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相信能够会用微信的人,都有这样的数学基础.
只有当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是需要复杂的数学建模例外.
即使是那样,也有很多现存的资源可以复用.
所以,要打破迷雾,用常识去学习就足够了.

如果脱离了计算机,编程思维还能助我们成为“懒人”嘛?

其实我们现在几乎已经无法摆脱计算机了:
家里的电器,自己拥有的电子产品,电脑,都是计算机.
人与机器,机器与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将工作外包给机器去做,其实是成本思维的体现.突出自己的独特的核心价值.
重新思考自己工作的信息流程.
重新思考人与工具的关系,开始善用工具.
把机器换成具体的人你就变成一个高效的协调者,管理者了.
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去休假,去做感兴趣的事.

#INFO# No.8 如何组织好一次线下活动 _v150909.0

如果你恰巧没赶上开智青年群内的这次讨论,没关系,欢迎继续在这里进行异步沟通——
本文档可以多人同时编辑,移动端打开点击你想增补发言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修改,欢迎你继续发表看法哟,在网页版打开还可以直接标注任何你想评论的内容~

时间:9月9日20:00-20:50

本次话题发起人: 章小靛
参与者:大树、牛牛、龚攀、梁勇、tt
内容整理:钰玲

活动预告

你负责过哪些线上群组?
当群友呼吁面基时组织者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如何让长途跋涉的群友有意犹未尽之感?活动成本怎么办?
后期如何有效收集反馈、评判活动效果?

分享者:

章小靛 大四新闻学在读,热爱传播;互联网运营工作ing;一个进化中的ppter;
因为开智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极大兴趣。

参与者:

大树:生活和观察是自己对设计的独特感受
牛牛 :活动达人,前活动行杭州城市经理,
龚攀:社交app运营&推广er
梁勇:爱学习,爱思考,爱分享的三好学生
tt:喜欢读书喜欢学习的快乐人

若你也有过统筹活动的经验,或对组织活动还有困惑,欢迎报名今晚开智一刻参与者。
让日后身边有越来越多体验优质的线下活动~
确定能参与者,戳表单报名,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g8ln8Y ,主要参与者名额只有5个哟。

内容整理:

什么是好活动?
答:有创意、有计划、有组织、有收获、有反馈

  • 第一阶段:项目启动,定目标。活动开始前就要想清楚这几个问题:我的受众(也就是干系人)是谁,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期待的报名人数有多少,活动结束之后能达到什么效果等。明确目标的目的是什么,一是方便在之后的执行过程中把握大方向;二是为了活动之后的复盘更有针对性。一句话总结就是先想清楚再去执行。
  • 第二阶段:规划,找方法。主要是关于活动的前期筹划和准备。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 团队。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见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一个人常常会陷入自我封闭的思维。尤其是对于活动这类需要集合群体智慧的事件,那团队的思考角度就会更加全面、完善。但是团队合作也常常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互相扯皮的状况。这里可以尝试采用的解决方式就是一人主导,两人辅助的形式,分工明确,最终决策权在项目经理(也就是主导人)手中。
    • 阶段性成果。一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时间经常是持续十几天一个月。中间会有某个阶段重要的节点。不同的阶段输出的应该是成果。比如报名表单制作完成;微信公众号发送宣传帖;建微信群;同时也有相应的负责人。每次活动通用和重复性的东西都可以建立规范的流程来降低以后的活动组织成本。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清单化流程化。
    • 进度管理:明确每件事情的deadline。所以这时候项目经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跟进任务进度调用资源。确保达到最终目的。比如监督相关人员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过程中肯定会有团队的讨论。这时候不要指望碎片化时间的沟通,它会比你想象中的低效。尤其是大家白天都有各自事情的时候。不妨设置一个大家都OK的时间采用电话或者群组语音沟通的形式在确定的时间内把它解决。
    • 风险控制:在活动未结束之前,我们都不能保证活动能够完美的进行。举个例子:比如下周的活动是登山。那最大的风险因素就是天气。如果考虑到这个问题,是不是在报名表里就可以提前告知如果因天气原因活动不能举行则取消或另通知活动安排。自己在心中演练的多了,当真的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 第三阶段:执行,做事情。这里把它聚焦在活动执行的那一天。之前的准备越充分,活动执行效果就会越好。活动热场包括场地布置、签到、双方建立连接;其次是活动的具体执行,在现场,也会有一些不可控的事件,一些突发因素。所以要强调一下主持人的控场和引导作用,一定要做到灵活应变。最后就是活动结束后的合影、清扫现场一些工作。
  • 第四阶段:监控,看偏差。这个阶段也是聚焦在执行那一天。但是角度变为从执行到觉察。举几个例子:比如这次的活动时间没有按照预期而是延长了,问题出现在哪里,是没有按时开始还是分享人分享时间过长。活动报名人数和实到人数之间的差别大吗?活动进行中参与者是否有积极的发言,现场气氛如何。和上次活动相比有什么提升之处和不足之处?这些都是组织者为了下次活动可以办的更好过程中需要观察和留意的。
  • 第五阶段:收尾,做总结。收集优秀反馈,书写总结通过渠道发布,总结不只是为了做记录,而是为了更好的复盘。联系到我们的第一阶段,就组成了一个循环。我们这里着重探讨活动效果,获得反馈很必要。

那如何了解:

  • 可以发送活动调查问卷(有的人会说问卷没用,反映不出真实的想法。这有道理,但可能也是因为问卷设计的不合理,一份好的问卷是可以引导人说出真实的想法的。比如评判分享人分享内容的好坏不是简单让参与者自由填写,可以尝试用打分的方式,这样有比较就会理性的多)还可以引导参加人员思考接下来我准备采取的行动是什么?时间选择上也有一定的技巧,是在活动结束后大家热情高涨的时候发,还是在活动结束一天后平静下来之后发。
  • 自发的活动总结。我们现在都很强调知识的输入更要主动输出,所以如果一个活动主动输出个人总结的人比较多,那么说明这个活动是有一定效果的。
    很多时候我们对活动的评判标准是参与者收获了多少,经常遗忘的一点是分享者自身收获了多少。这类活动主要是公益性质,是不是应该考虑分享者本人的收获,帮助别人是附带的正向效应。
    如果有后续相关的活动比如线上参与度作为参考标准之一。还有就是活动结束建立的微信群里成员的活跃度。下次活动熟面孔多不多。总结起来就是要考虑转化率。

---------------------------------------------我是严肃讨论的分割线------------------------------------------------

【资源置换】

牛牛:我补充一点我听完自己的感触——分享者提到的,读书会、小型交流会、公益分享会类,大部分非商业性。资源除了管理,也有很重要的是创造。1.一方面,资源整合方面,要面对“空手套白狼”。最大程度上要挖掘活动相关方的诉求。2.另一方面,没有资源,非商业化,反而是更好的资源置换平台。

赵磊:我谈谈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我们每半年都会组织一个业务员的经验分享会活动宗旨是加强之间交流,但是在活动组织中前期大家都没有这个意识感觉都是为敷衍但是一旦交流了就会发现确实要这样,所以对于组织者最大困惑是让大家觉得这个是有意义的,是对你有帮助的,但往往一些活动就会碰到这个问题如何破

章小靛:我个人经验觉得可以通过先通过单独和一些人先聊 一些核心人物明确了意义 就会慢慢带动其它的人

【活动的check】

梁勇:章小靛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讲了线下活动的举办流程,我突然想到了在做工程或项目工作时,经常强调的Plan-Do-Check-Action-Plan...原则,如此循环,简称PDCA原则。这其中Plan是最重要的,在活动策划方面表现为受众需求/活动目的/效果预期等等,这点章小靛讲得很清楚了。我想提一点是Check也相当重要,但非常容易被忽略,要在活动举办的过程中时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尤其是系列性的活动更应该如此,否则每次活动都一模一样,没有进步,是吸引不到更多受众的。

章小靛:活动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的 人数也是一点点慢慢积累的 一次活动办得好了 第二次慕名而来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龚攀:分享一下个人办活动的经验教训:
宣传的周期最好提前很多天,不然整体节奏都会很赶。
抓住价值点和痛点去写文案。
事先沟通,把控好分享者内容质量,不然活动会很失败。
事先踩一遍场地,细化到电池和笔。

章小靛:PDCA原则在各个领域都很受用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汇总 check真的很关键,所以我们每次都会积累经验库 以及组织者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交流完善

【一个活动的核心价值】

朱常在:非正式、非商业的活动,社群模式的核心价值:分享和链接。
自由分享:提前做好规划会井井有条,火花不多;不做计划的自由分享(只拟定主题)会有很多出其不意的碰撞。
自由链接:根据分享者的内容,需求者会主动链接,而且会纵深结合。~以个人活动的经验,我的都是非商业的。包括读书、讲故事、营销管理、时间管理、话剧。都是兴趣爱好为主,不提前做规划,会出其不意。活动质量在于主持人的能力和活动发起者的提前策划。

赵磊:从众多活动实践来看活动的一个核心是利益的贯穿它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知识,主办者收获的更多是名誉,参与者就是利益,个人觉得最终对一个活动的评判是“利益”的合理分配

梁勇:章小靛 我问一个问题,就是在团队中,你强调一人主导,两人辅助。每个策划者都希望这个活动中有自己策划的东西,所有每个策划者都在尽力让活动向自己心目中的样子靠拢,尤其是兼职或因为兴趣而举办活动的策划者,这是人之常情。这个时候,团队怎么样运作才能更高效呢?

章小靛:所以最终决策权才有存在的意义。否则人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活动很难办下去。这里还是体现了团队沟通的重要性。本着都是为了让活动往好的方面发展,就必然会做出妥协与让步。好的团队是可以相互磨合的。以及我们每次活动的项目经理都会变,类似于轮值,所以个人也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
利益的合理分配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惯性地认为参与者的收获比起组织者更重要,而忽略了分享者。公益类活动一方面是名誉,但一定不只名誉。好的活动也有号召力把参与者变为下次的活动分享者。那这样活动就有了一直持续的可能,不至于核心人物不在了就进行不下去了。

【关注个人诉求】

牛牛:大家主要从非常专业的项目管理、流程把控、执行的层面来讲。活动细节千千万万。我就补充些感性的——我分享下自己的经历,我自己与活动的渊源大概有三个阶段:1.活动参与者阶段:2.活动主办方阶段3.活动主办方支持者2012年到2013年6月下半年,主要在北京;后来转到杭州。参加过的超过200场,自己组织的超过也几十场。互联网、社会创新、公益类、个人成长(自我认知、时间管理、职场工具类)等很广泛多领域。长期做杭州的活动,绝大部分为非商业类。
大家提到的团队协作,单次合作,可以“管理”“被管理”,长期建议关注个人诉求,和组织发展诉求是不是一致。比如我和朋友持续做了两年半的“幸福聚”杭州沙龙(之前是幸福行动家杭州),核心组织成员9个。只有两个是未毕业,其他都有比较丰富的职场经历。当然工作也超级忙。那其中,每个人的成长诉求是什么?就很关键。在磨合中,找到每个人喜欢并且擅长的部分,想成长的部分,是一个非盈利团队长期合作的根本。

梁勇:章小靛 提到的 “把参与者变为下次的活动分享者” 这个理念非常棒,让活动具有可持续性,或者说是生命力。

章小靛:恩 这个理念又可以联系上牛牛分享的找到每个人的成长诉求

龚攀:其实也有观察过很多社群,比如幸福行动家,拆书帮等等,我感觉其实任何社群最稳固的形式都是依靠“价值网”去连接,每个参与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晨间学习会”就因为网络断裂,有好几个月的空档没有运行了。

赵磊 :章小靛 提到的 “把参与者变为下次的活动分享者” 这个理念非常棒,让活动具有可持续性,或者说是生命力。也很认同这个观点,确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有如此理念才能使活动常青。

牛牛:一场活动,有非常多的细节,也有20/80。我自己觉得能占到80%重要的那20%,前期有嘉宾、场地、观众(参与者)报名;中期主要是整体把控,设备不要出硬伤,收钱不错,主持人随机应变一些,时间控制好一些;后期,活动反馈(除总结稿以外,可以给嘉宾、给观众、甚至给场地方做个回复。)主办方复盘。其他的都是细节,多执行,多留心,经验可以不断长。而且,实际上,如果一个活动,大家都是义务参与来做,我甚至觉得“完美”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在可投入的范围内最大化的达到活动目的。

章小靛:需求这个东西其实蛮难把握的 主题太大无法聚焦,太小无法扩散。
参与者可以变为下次的活动分享者,也可以变为下次的活动组织者。牛牛说的很有道理,我就是未毕业,然后这个组织里都是职场大牛。一开始是通过宣传和PPT的海报技能从边缘者进入核心层。

牛牛:小靓,我至今还未研究生毕业,一路走过来,参加的活动,组织的活动,绝大部分都是前辈。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好,时间、精力、创造力、学习力,都是你的优势~
组织者角色、活动流程这部分,有很多范本可以参考。推荐所有相办活动的朋友参考。
TEDx执行手册,大到版权、流程,小到摄影机位,都可以算作是教科书了。能够全世界做一个标准,有很多可学习的地方。
如果是小沙龙类的,CAPE Meetup那份文件已经非常充分。
如果考虑长期非盈利运营一个高质量活动组织,可以参考Toastmasters

【活动创始人与个人崇拜】

章小靛:同意,活动组织说开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创始人这个部分。和社群一样,一个组织很难做到完全地去中心化。

牛牛:社群创始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影响整体的价值观、基调、文化。这个很重要啊。比如一个时间管理沙龙,最后引入到“我为工作狂”“我们可以成功”,还是引向“做自己”“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都是有可能的。有些传统组织、社群,像狼群,头狼一呼百应,后面跟进;而现在有些组织也可以像雁群,谁有力气谁看得到方向,谁就在前面,累了就退下来,再有人顶上去,交替迎风,共同向前。

章小靛 :恩是的 我想表达的是如何不使组织走向“个人崇拜”,发挥作为组织的整体性。

mew :为什么走向个人崇拜是不好的?

章小靛 :考虑的一点是如果“头狼”走了,在走之前如果没有建立好体系,很可能会组织会因此就此停滞。

龚攀:我也不支持个人崇拜相反,甚至有些反感。但它确实存在于很多很多的书群之中。

mew :但是有体系的话还是需要有头狼这种东西吧

章小靛 :好像绕进一个圈子了。我们组织活动就是为了在发挥个人影响力的前提下建立起大家之间的链接。所以其实就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避免走向两个极端,而是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发挥最大化的效果

龚攀:或者相反说是做群的组织者往往都是极具个人魅力的人,加之在体系内的核心地位,因此会很容易地被崇拜…

【线下活动的重要性】

牛牛:我提个问题哦。在线上信息如此发达甚至获胜的今天,大家觉得线下线下有哪些区别?或者说,线下活动的最大价值在哪里?

冯鸽:感觉更真实,而且有些东西确实面对面交流会更好

龚攀:线下在于参与体验好,有社交性,而且往往会有很多关门才能说的真正干货。

#TOOL# 活动顾问. 跟进过程常踩的坑_v150913.0

挖掘发起人阶段

  • 先确定人再问对方讲什么话题,结果对方执意要讲的话题我们明知效果不会好却难以扭转。这在产品内测期需要尽量避免,尽量我们先对话题有预期,再定向邀请可能合适的人来发起。

话题准备阶段

  • 切入点一定要小,而不是容易泛泛而谈的题目,比如

    为自己建一座大学

如果就只讲一个小点,比如如何用好网络资源,可能就容易深入很多。

  • 开智一刻的预告需要提前一天发出,并对参与者提供更多的分享者所分享话题的资料和信息,以免参与者准备的切入点与分享的有偏差,讨论时容易出现无问可问情况

资料收集阶段

  • 忘了收集发起人的微博,结果快到发微博的时候联系不上人,导致发的微博中没有能艾特发起人,降低的微博转发度

参与者报名阶段

  • 预告发出后,没有人报名,单线邀请,以请求帮忙的口吻,没有让大家填问卷,结果资料收集起来很不方便
  • 前期需要加深与参与者的沟通,对正常开智一刻的流程进行详细的解说,对分享的内容进行引导提问讨论

话题进行阶段

  • 时间把握不到位,会有话题跑偏和超时的情况。在发起话题之前和发起人明确一刻时间范围,在进行中对跑题的群友进行提醒和话题引导。

优化

  • 开智一刻整场活动的流程需要再优化,具体还没有想到如何优化,耗费的精力太多在开智一刻,与开智一刻自行发起、发起人组织,运营协助的想法不一致

#INFO# No.9 游戏化工作:用“心流”克服无聊和焦虑_v150910.0

如果你恰巧没赶上开智青年群内的这次讨论,没关系,欢迎继续在这里进行异步沟通——
本文档可以多人同时编辑,移动端打开点击你想增补发言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修改,欢迎你继续发表看法哟,在网页版打开还可以直接标注任何你想评论的内容~

本次话题发起人:

攀斯基

参与者:

莫颜云月、fei13、echo、高秋琪、ccc

内容整理:

echo

引子:

From 龚攀
我本来就是一个爱思考爱分享的人,一直坚信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所以也来这里分享了。

至于游戏化主题,应该是希望把这段时间对自己最有用的拿来分享吧,很喜欢开智的人们。

关于游戏化,其实经历了一段热情期,之后是怀疑期,因为它有着极高的设计成本,而且游戏本身是一个消耗品,基本几天之后新鲜感就没了,因此觉得非天才游戏设计师,其实做流于表面的设计是徒劳无功的。 之后就重新放弃了外在形式,偏直接从动力学,心理学方面,去把游戏要素直接用于个人管理上,也不再像一个游戏了。


Sept.10, 2015

--------------------分割线------------------
话题发起人的分享内容总结:** 用心流去摆脱工作中的无聊和焦虑 **
1、“心流”是一种什么体验?全情投入、浑然忘我,只与手头工作保持沟通,效率也非常高的状态。技能和挑战同步提示的状态。
2、为什么会有“心流”状态?生物学角度,人有良好的奖励机制,处于心流状态时,身体内各种激素分泌,有满足感、成就感,感觉非常棒。
3、如何达到“心流”状态?克服无聊和焦虑,基本上就处于心流状态中。首先是无聊,不去做它,做有意义的事。能不做就不做,或者增加挑战(标准化,未来可以交给其他人;限时,设定一个时限)。其次是焦虑,除了合理焦虑,而对于魔王式的焦虑,第一是增长知识,搜索使用百度谷歌等;第二是分解目标,分解成一块一块的;第三是尽快从一件小事开始行动,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克服焦虑,一点点去执行。同时这种处理方式要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发现自已处于无聊或焦虑状态时,能够条件反射地想到自已需要增加难度,增长知识和技能,或者行动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无聊和焦虑的情绪困扰,很快地进入心流状态,增进生活的品质,增加自已的价值。

---------------------讨论线--------------------

问题解答

1.【C】问:有些时候无法察觉自已的焦虑,那么如何能较好地意识到自已此刻处在焦虑或无聊的状态中?
【龚攀】答:焦虑和无聊的状态的差别是非常极端的,一般情况下是有了工作倦怠,里头有些事务很无聊,有些事务很焦虑,其实不是独立的,是混合在一起的。把日常工作一分析,把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就很容易区别哪些无聊哪些焦虑了。

2.【莫颜云月】问:作为一个曾经游戏上瘾过的人,我表示游戏也曾经给我带来过很大的困扰。我玩的对对战竞技类游戏,有严格的高手和菜鸟的区分(通过你的游戏积分来显示),然后我就很想成为高手。今天听了分享才知道,那种迫切的想玩的心态应该处于的是焦虑状态,因为挑战感太高,能力又不足。那种焦虑的心理一直迫切让我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耗费在游戏上。
【龚攀】答:其实那可能还是一个很理性的外在压力,玩游戏的时候其实很容易就忘了,因为游戏的情绪体验是原始脑产生的效果,所以玩游戏的过程,其实还是一个充分发挥实力的心流状态。(被大神虐例外)

3.【C】问:你说的“从小事做起”是指分解之后的小事情还是指从相关的内容做些什么呢?
【龚攀】答:从小事做起其实可以讲出很大的文章了(是我备选分享主题:游戏化遇上拖延症)
简而言之,其实是细化到关键的行动上,比如打开百度搜XXX, 比如睁开眼睛,爬起床,拿起牙刷去卫生间, 当把这些大项目细分成一个个的行动,1234,2234,3234,像做课间操一样,其实不难,但最后我们会做一套很复杂的广播体操。

4.【Echo】问:我觉得把游戏运用入生活,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就类似于通关打怪,一个个小任务完成的激励。游戏给了我们试验的平台,同时没有现实中那么大的成本,所以有点像行为疗法。但是玩游戏很多时候还是被动式的娱乐,是一关关设计好的比如交任务什么的,这种体验是比较短暂的,需要不停地投入时间去维系这种快乐的感觉?
【龚攀】答:我并不喜欢用太多游戏世界观的东西,因为这个现实世界用游戏世界的概念会有些唐突和别扭,比如你在武侠游戏看到一个端着机枪的人啥感受? 所以我不会在现实世界说打怪升级,也不喜欢说关卡。ehco说的非常对, 设计游戏形式,这种流于外表的东西很无效。 游戏本质都是消耗品,新鲜感很容易过去,之后就弃之不玩了。 而且设计游戏,需要天才一般的创意和巨大的实施成本。

5.【莫颜云月】问:激烈的对战性游戏,完全就是靠着原始的战斗和征服的感觉。理性已经不太起作用了。不过年岁渐长,再玩游戏就会陷入纠结的心态。一方面玩了10年我都还没成为大神,对于技能提高,成为高积分的大神选手我已经不抱希望和执念了。但是因为长时的习惯,玩游戏变成了一种打发孤独的依赖性行为。成为某种安慰剂了。比如我现在还会在无聊的周末整天的打游戏。如何把这种安慰剂似心流替换成别的行为?更有价值的行为。
【龚攀】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了,其实我也有你类似的问题,就是养成了习惯,闲下来就打游戏。 破局需要机缘我觉得, 可以试一试,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的很满很满,然后持续个一两周,之后这种习惯性打游戏的状态能有所改善。 当然我也没把握会不会复发。

6.【高秋琪】问:心流的具体标准,还未确定。但大体的评价指标总在围绕:时间流逝感,这个指标与很多因素互为因果。当时在北京的PM班上,毅斐亦在演讲中提及,自己设计教育游戏,愿意之一也是,在游戏中,儿童更易沉浸。游戏令人沉浸,进而获得心流,也是因为它能在声、光、音等等官能上给予刺激。那么,仅靠你我自己的主观努力,就能让原本不喜欢的事转变为心流来源吗?
【龚攀】答: 现实生活不可能比得上精心设计过的游戏。 但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无聊和焦虑的状态,我觉得这个是有价值的。 但理想化的游戏生活,我还没有达到。

7.【霏】问:类似这样游戏积分的方式。算是游戏运用生活的1.0版本,离系统很远,花费一定精力去做是比较费劲,但second life的体验远远大于虚拟游戏
【龚攀】答:这些属于产品设计上的游戏化了,做的也很棒,但我不太了解[偷笑] 这种形式也一定激励效果短暂,后面靠的主要还是习惯。我感觉。

8.【 Echo】问:游戏的魅力是不是就在于它把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容易陷入舒适感中,面对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不知从何下手,而游戏可以一点点给予你肯定,帮助你把信心延展下去,给你很多的快感,而现实生活中的快感的获取是需要付出一些成本的。
【龚攀】答:说的很棒,把目标细分化,绝对是持续保持热情的绝佳办法。同时, 游戏是有积极意义的,它能锻炼人的神经系统,反应速度,智力,沟通能力等等方面。

9.【C】问:如果安排的非常满的,一个是自制力非常强,另外过一段时间后回形成较大的疲惫感,想要再继续压力会感觉非常大。
【龚攀】答:我现在就把工作安排的很满,但都安排的是喜欢的事情,比如今天的分享,我并不会觉得因此消耗巨大的自制力啊。 其实你需要自制力的地方,可能只是答应某个朋友今晚去吃饭这么简单。之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需要把握好关键行为。 我自制力很薄弱,我也不推崇过分使用自制力,它应该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10.【高秋琪】问: 嗯嗯。再具体点,其实,关于这个话题,自己的主要疑惑就是:心流有关的论文与书看了一些后,发现:难以静心的工作环境,扣十分;路上的奔波,扣十分;总是拖时的会议,扣十分。现实中,我们的意志经常濒临不及格水准。游戏中,只有玩家你。而现实中的障碍,大到非常。你我的心流,真是来自主观努力吗?
【龚攀】答:我的目标不是“到达心流” ,而是“摆脱无聊”“缓解焦虑” ,并以此去提高工作满意度和产出。

11.【Echo】问: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献,说是容易无聊的人更有创造力,摆脱无聊是不是可以说是察觉到自已无聊的状态,发掘出自已的创造力?
【龚攀】答:人在无聊和焦虑的时候,大脑是不愿意行动的,这是为了积累能量,去做高产出的事情。无聊和创造力的因果关系,感觉比较复杂,可能无聊的人比较有钱或者有闲,更有时间去创造吧[偷笑]。

12.【高秋琪】问:引出我今天不解的第二个问题:那么,直接放弃努力,放弃心流,为了自己当个废物,会不会也是好的选择呢?放弃面对不喜欢的事情,拼尽全力为其创造心流。顺便找找自己的“真爱”。是不是也可以呢~
【龚攀】答:我觉得你的世界比我的世界还要绝望。[偷笑]我一直坚信在绝望中能找到光明,只是我现在还没发现。

13.【高秋琪】问:对了,其实除了游戏,另一件极易产生心流的事情,就是写作。安替老师就会说,直接改变环境,找到你的同儕壓力吧~
【龚攀】答:对的,写作会唤起人的理智大脑,进入推理分析模块,一切不愉快的情绪和烦躁感都会逐渐消隐下去。我觉得人的很多烦恼都来自理智脑和情绪脑的冲突,和智齿一样是进化遗留的问题。

自由讨论

  • 关于“自带目的性人格”

阳老分享旧文,发现一个有趣的词汇“auto telic personality”,简称“自带发动机”,这种人喜欢享受生活,只为内在目的做事,而不是受外在目标驱使。

【高秋琪】下面是老陽的舊文言語分享:「一些心理学研究者与你一样关心这个问题,仔细探讨了自我损耗理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如何增强人类的能量?这批研究者来自心理学研究中历史悠久、实证证据多多的自我决定论(SDT,即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流派,他们重新设计实验,验证了自我损耗理论的一些弊端。结果发现,自由选择的损耗任务不仅可以降低自我损耗,还有可能激发自身能量。」
【mew】自带发动机的人气质也差很多的,有的人是柴油的有的人是汽油的,比较老式的话气质可能到不了欧四,是上不了路的。
【欧阳】所以说在公司、团队内部,不主动抢任务的人简直是。。。这是将培养内在动机的机会让给别人。


Material
1.【欧阳】:青少年心流.pdf
第一篇是我们发表的一篇论文。青少年心流测验的编制。
第二篇是我2008年主编的一本书。其中关于心流的章节。挑了点对大家有参考价值的部分。 包括“心流是什么;心流的测评方法;如何提高心流;如何设计心流活动”。

2.【shuyun】“自带发动机” ,回到心流,autotelic这个词指的是内在驱动(不是为权利/享受/名誉而去做某事)。autotelic experience 具有目的之经验/自成性经验 指以心流经验本身为目的的一种性质。个人即使最初还带有其他目的从事活动,但后来会感觉到活动的身就足以构成一种满足的酬赏了。

book

1.【霏】《心灵写作》:用写作来修炼,帮助自己洞察生活和内在感受,从而达到心流。
2.【高秋琪】《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伟大作者与神经科学间的偶遇。(写作与心流,以及创作与大脑间的联系)
3.【高秋琪】松蔚《明日迷》:“‘努力’逼着我们把痛苦聚焦在所谓的“正事”上,也就是我们希望“进步”的地方。前面又说过了,进步,意味着我们对当下的不满。所以这样的座右铭,本身就为明日迷制造了一个怪圈。它创造了痛苦(对自己的不满),同时又指导我们用痛苦(努力)去克服这种痛苦。如果我们做不到,我们就会更痛苦。至于说,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最通常的说法无非就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啊”。
4.【Echo】《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地活》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掌控注意力,便能掌握体验,进而控制生活品质。只有专心致志,资讯才能进入意识之中。专注力宛如一层滤网,夹在外在事物与内在体验之间。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大半与掌控注意力的能耐有关,而非来自于发生之事。生理疼痛、金钱损失或社群关系恶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人们对它的在意程度,以及它在人们心中所占的分量。”

---------------------附--------------------------------
活动预告

『开智一刻』No.9 游戏化工作:用“心流”克服无聊和焦虑

心流 (flow),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游戏里重要的乐趣之一。同时,它也是一个人的效率最高的时候。为了让玩家到达“心流”状态,游戏设计师会依照一套理论框架,去设计出一个让人沉浸其中的游戏。而这套理论框架,其实也可以用于现实的工作生活里,称之为将现实世界“游戏化”。

今晚,@龚攀 与您分享: 游戏化工作:用“心流”克服无聊和焦虑。

话题发起者:龚攀,一个app的运营人员。因为很喜欢打游戏,在接触游戏化之后就喜欢上了这个理论,之后也大大小小做过很多场分享,并厚脸皮成为了在行网《游戏化你的工作》行家,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展开。因此今天只分享《如何利用“心流”理论,去应对工作中的无聊和焦虑》。

时间:9月10日21:00-21:50

欢迎热爱心流、想克服无聊和焦虑的小伙伴参加讨论!

期待5位线上主要参与者最好有对心流、游戏化理论有兴趣,并预先了解。语音过后,大家可以自由提问,方向不限。期间龚攀会穿插图片作为辅助材料。也欢迎5位主要参与者准备一下关于自己相关图片,影音等资料。

感兴趣的小伙伴戳表单报名参与,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WhVUCW ,名额只有5个哟。

#INFO# No.1如何玩转开智一刻_v150823.0

如果你恰巧没赶上开智青年群内的这次讨论,没关系,欢迎继续在这里进行异步沟通——
本文档可以多人同时编辑,移动端打开点击你想增补发言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修改,欢迎你继续发表看法哟,在网页版打开还可以直接标注任何你想评论的内容~

本次话题发起人:@宋小勺
参与者:@张轩铭,@黄姗,@才嘉,@dongyue,@陈岩
内容整理:@yyw

活动规则

『开智一刻』是简单,精炼的分享讨论单元。话题不限,每次总时长不超过半小时,内容集中在分享者的8条语音内。为了保证分享的短小精悍,只限5名参与者有机会加入到线上的及时互动中。

注意:

本活动不需要主持人,由话题分享者自己调节节奏。
整个过程持续不超过半个小时。

流程:

A.活动开始前2分钟,分享者和参与者发一张自己此刻所面对场景的照片,营造同步感。
B.分享者开始语音分享。最多八段语音,中间可穿插文字和图片,小视频 辅助。(期间参与者不能提问或发表感想等互动 ,其他群友请先禁言)
C.互动环节。参与者可分享任何感受或者提问,分享者进行回答,引导讨论。(除分享者的主题分享使用语音之外,其他讨论均用文字进行,其他群友请先禁言)
D.分享结束后,围观群友可将问题和建议po在群里,但不一定有时时讨论、回复,运营小组会将大家的主要问题整理,统一回复。

活动预告

如何玩转『开智一刻』?

8条语音5人参与制,给你介绍一个线上互动新玩法~
开智合伙人运营组成员@宋小勺 邀你讨论如何hold住短小精悍的话题分享。
时间:8月23日9:00-9:30
PS.分享活动以分享者和主要参与者为主,希望其他群友在分享过程中不要干扰时间线。
讨论结束分享者发「end 」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场景同步

进入第一个环节,五位主要参与者来晒一晒自己现在所处场景的照片。

语音分享

以下为宋小勺语音整理。

介绍

『开智一刻』是简单,精炼的分享单元,必须要素为有效及有限。话题不限,每次分享总时长不超过一小时,内容集中在分享者的8条语音内。为了保证分享的短小精悍,只限5名参与者有机会加入到线上的及时互动中,围观群友在线上分享期间只能通过事后漂流文档进行补充讨论。
每周可多次进行,每晚九点开始,通过这种轻巧的分享方式加速开智群友的交流效率。

流程

1. 收集分享话题

任何想分享的话题都可以成为主题。例如,想探讨的书,新get的生活技巧 。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话题,提名群友,由开智管理员进行匹配,从而组织分享。
开智管理员会根据话题收集问卷来安排话题正式线上分享的档期,提前进行群内话题预告,征集参与者。

2. 发布话题预告&征集参与者

预告&征集由开智管理员在统一时间进行。管理员会在青年群内进行预备话题的预告,预告内容来自前期话题征集的问卷。

预告内容包括:

分享的话题(内容,目的,一句话)
分享者介绍(缘由,期待,一句话)
线上分享的正式时间
引申的参考材料
参与者报名问卷链接(设置上限为5,报满即止)

3.正式线上互动

A.正式开始前,需要话题分享者再次贴出此次话题的预告和互动规则,提醒大家分享要开始了。

B.分享者和参与者发一张自己此刻所面对场景的照片,营造同步感。

C.分享者开始语音分享。八段语音,中间可穿插文字和图片,小视频 辅助。使用语音的好处在于,让信息更密集,接受质量更高。这段时间,参与者不能提问或发表感想等互动,尤其不能发语音。

D.互动环节。五位参与者可分享任何感受或者提问,分享者进行回答,引导讨论。整个过程持续不超过一刻钟。(建议除了分享者的主题分享使用语音之外,其他讨论均用文字进行,方便整理。)

E.分享者结束话题。由前期确定好的整理志愿者(话题参与者之一,在报名问卷里征集)抛出话题后续讨论的在线文档链接(石墨文档),该文档在群内漂流一周,任何有兴趣的群友都可以联系该文档管理员,进行话题讨论补充,一周后由志愿者整理出分享图文。开智管理员将该图文转交给开智内容运营小组,做素材。

F.围观群友可表达感谢。发赞赏红包或者分享好听的歌曲都可以。

(不需要主持人,由话题分享者自己调节节奏。如分享过程中有不明规则的群众打断,由参与本次互动的参与者主动维护秩序,需要出一版规则提醒的文字。
在正式分享时间,若话题分享者缺席分享,由开智管理员在大群内通知,话题延期。若参与者有不在线者,则忽略。不做增补。)

4.分享内容整理发布

由该次分享的整理志愿者完成,素材包括:分享者语音,互动环节的问答,漂流文档中的延伸讨论。 开智内容集展小组对『开智一刻』分享话题素材的排版和发布进行最终决定。

角色分工

开智管理员:

  1. 制作两类报名问卷:话题征集表,每次话题的参与者报名表。
  2. 固定时间在群内进行话题预告。
  3. 提醒话题分享者和参与者准时上线,调控活动项目按照时间点顺利进行。
  4. 监督话题延伸讨论的线上文档正常运转。协助开智内容集展小组完成对素材质量的把控和对整理志愿者的沟通。

话题分享者:

填写完话题征集问卷,并得到开智管理员的联系,沟通好分享档期之后,即成为一名话题分享者。

  1. 准备预告。
  2. 准备正式分享内容,主要内容精炼在8条语音内,可辅助提前备好的文字图片小视频。
  3. 参与互动,回答问题,进行讨论。
  4. 关注话题延伸讨论的线上文档,在整理志愿者输出讨论分享图文的时候,审核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话题参与者:

填写完对应分享的参与者线上报名问卷之后,即成为该次的话题参与者。拥有与分享者及时互动的机会。

  1. 准时参与线上分享。发一张自己所在场景的照片,在互动环节提出问题或分享感受。
  2. 关注该话题的线上讨论文档,补充自己的观点。

整理志愿者:

在话题参与者的报名问卷中选择了愿意做整理志愿者的小伙伴,在经过开智管理员沟通之后,即成为该次的整理志愿者。整理志愿者工作十分重要,帮助分享的回溯,使分享更有意义。

  1. 注册一个『石墨』账号。
  2. 开启一个关于这次话题讨论的在线文档,将该链接发布在正式分享介绍之后,将该链接共享给其他感兴趣的群友,方便他们进文档做补充讨论。
  3. 在分享后将图文内容整理在这个文档中。在讨论一周之后整理线上文档中的讨论,输出为一篇完整的图文,发送到开智内容集展小组的相关小伙伴处。

问答整理

规则·机制

问:
我想先问一些关于规则的问题。为什么是8段,而不是别的数字?比如TED 18分钟是因为研究表明人能集中精力专注一个主题的时间大致是这么长,那咱们选为8段而不是7段也不是9段的原因是?
答:
关于分享语音的数量其实是可以再测试决定的,8条语音只是我个人最初的一个建议。

问:
那5个人是不是也是可以再测试的?
答:
5个人也可以再测试,但是总体的活动总量越精小越好,持续在45min左右,是传统一堂课的时间,也会保障大家的注意力。

问:
为什么还叫做『开智一刻』?听起来时长应该在在半小时。
答:
名字也可以再商议,我个人觉得此『一刻』非彼『一刻』,是个形容啦。

问:
那『开智一刻』期间,只有分享者和5位参与者可以发言是吧?其他人是静默围观?
答:
对。这样的互动设计也是为了大家互动分享更有效。等于我们的开智青年群在这段时间里突然变成了一个舞台,我们这几个人成了圆桌会嘉宾,其他人只能暂时默默围观当观众啦。

问:
参与者也是通过筛选吗?在预告里建议包含「期待的人」,这样可以对让大家更清楚这次讨论和分享的目标人员。如果大家热情比较高,做表单筛选的确会让讨论的质量更高,但会不会增加了筹备团队的成本?
答:
关于话题征集和参与者征集,我的建议是:开表单,不筛选。用表单来统计是方便管理,但是话题确立的标准就是有五人响应,参与者的确立标准就是先到先得。

问:
小勺可以用文字说一下筹备这样的一次互动,除了分享者,还需要哪些角色吗?
答:
开智一刻管理者,话题分享者,话题参与者,整理志愿者,4种角色。

问:
之后要发起开智一刻的话,找谁?
答:
问开智一刻管理员是谁?我现在也不知道,还要运营小组讨论之后决定吧。肯定是一枚热心靠谱的小伙伴。

主题·内容

问:
很棒的创意,感觉就像是一个线上迷你版的“真人图书”!往后每周是一个什么样的频率呢?讨论的主题又是怎么确定?比如我想了解『如何写诗?』,这个话题怎样才有可能成为开智一刻的某期主题?
答:
对。只要是话题预告开放之后,有五个群友愿意参与互动,该分享即可在大群内成立。写诗的话题完全可以啦,目前设想关于『话题确立』有两个方式:一是自荐,二是提出自己想讨论的话题,找群友来做分享,可由管理这个互动的开智协助安排分享的档期。

问:
那『开智一刻』期间,只有分享者和5位参与者可以发言是吧?其他人是静默围观?
答:
对。这样的互动设计也是为了大家互动分享更有效。等于我们的开智青年群在这段时间里突然变成了一个舞台,我们这几个人成了圆桌会嘉宾,其他人只能暂时默默围观当观众啦。

问:
勺子,半个小时时间如何保证内容的深度,而不是泛泛而谈?
答:
内容的深度就靠分享者的功力了。

问:
小勺,按我理解,开智一刻重在一个“快”字,像阳老说的最小支点。如完善、补充与尽情讨论,放在主题时间后即可。你的想法呢?
答:
是的!开智管理员前期组织做啊话题预告的时候,也会协助把关把话题精小起来。

问:
所以如果重在“快”字,先前预读材料也不宜太多,那样就有些“重”了。8条语音,就是为了低门槛听音进入情境,快速分享心得体会要点,然后就是小范围讨论出精华火花。
答:
哈哈深得我心,所以我一开始也没有抛材料。有材料的话也更倾向于大家在后面分享出来。
【补充意见】我(闪闪)倒觉得有必要提前抛些预习材料出来。因为同步碰撞相较异步讨论的机会更为难得,所以要尽量珍惜这个机会,使同步即时讨论能碰撞出更多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有提前做准备,让参与者们都站上一个台阶,而不是以小白的姿态来参加。

后期·整理

问:
对于讨论过的topic,漂流一周后,还会不会有update呢?比如分类放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之类的?有些静默围观的群友因为工作或其他个人原因没赶上报名,又特别想参与讨论提问,肿么办?
答:
我们后面会漂流一个在线文档,所有人都可以把后续内容补充在上面,观点,讨论,延伸材料。一周之后,发酵也差不多了,整理志愿者就可以把这个话题分享做出图文了。
【补充】(Cai Jia)赞同分类,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会面临这个问题。不过有一点天然免疫,就是即便是同一话题,不同的分享者,他的经验与体会是不一样的,所以不怕重复,先出规模。分类也需要,一是用来后期归档查询,二是用来话题计划布局。

频率·建议

问:
以后能不能配上几张图片?如果一定要有先前材料的话,一张幻灯片截图足矣,要点皆在其上。
答:
建议收到!会补充在下一个版本的规则里。

补充:
分享一个同样是持续一段时间围绕一个主题讨论的案例—— @oliver Ding 的新工作观微信讨论群组。新工作观:时间自由度与职业抱负--WEE-Beta 用智慧创造好玩有趣的开放学习机会对于开智一刻可以借鉴的。。。我目前想到的是,如果测试效果不错,可以逐步完善筹备指南,明确品牌使用规则,把筹备权开放出来,不局限于开智青年群,而是做成类似TEDx的「开放品牌」活动,让认同这个品牌理念和愿意遵守规则的人都来申请。

#INFO# No.3 顶级销售养成指南_v150829.0

如果你恰巧没赶上开智青年群内的这次讨论,没关系,欢迎继续在这里进行异步沟通——
本文档可以多人同时编辑,移动端打开点击你想增补发言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修改,欢迎你继续发表看法哟,在网页版打开还可以直接标注任何你想评论的内容~

本次话题发起人:@cynthia 火金
参与者:@孙海洋 , @木子慧ོ,@秋晓晓 , @金鱼Kim Gamོ, @Scott-厦门
内容整理:@秋晓晓

活动预告

『开智一刻』No.3 顶级销售养成指南
顶级销售养成分几步?对生活有什么帮助?在B2B领域从事品牌与市场营销工作近廿年的群友 @火金 邀你来讨论~
为B2C业务和企业提供品牌营销和传播领域的咨询的群友 @cynthia 火金 ,最近对行业内一位顶级销售进行了一次访谈。整理了顶级销售养成计划的核心内容,并在生活中逐步实践后,发现这方法论可以在很多领域帮助自己,希望分享给大家

时间:8月29日21:00-21:30

欢迎爱思考爱生活爱抬杠的小伙伴参加讨论!

期待5位线上主要参与者提前思考几个问题:
在这么多被「销售/推销」的经历中,你体验最好的一次是怎样的?你觉得原因是?
确定能参与者,戳表单报名,http://form.mikecrm.com/f.php?t=vGo8DD
PS.
分享活动以分享者和主要参与者为主,希望其他群友在分享过程中不要干扰时间线。除了分享者的8短语音,其它讨论用文字进行。
讨论结束分享者发「end 」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参与者

踏上心理学的贼船的 @孙海洋
自娱自乐自得其乐的 @木子慧ོ
爱孩子爱生活的娃妈 @秋晓晓
暂时是运营小白的 @金鱼Kim Gamོ
做过5年销售,现在是vc小兵的 @Scott-厦门

内容整理:

8分钟语音分享

缘起:跟一个非常成功的销售朋友做了两个小时的访谈,她不论是转换行业或者是公司,都能够从零基础做到top sales ,想知道她总是能成功做到tops sales的秘诀。分享给大家,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秘诀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不是在销售(销售自己,销售自己的观点),就是在被销售(和别人打交道)。

往往提到销售,大家会觉得是洗脑?传销?或者太low?其实我感觉成功的销售是对心理学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的精妙应用。

访谈内容分两大部分,素质与心态,以及策略和技巧。今天我主要分享策略和技巧的部分

主要为四部分:

  • 一、怎么和客户开始聊?
  • 二、怎么跟客户聊得非常愉快?
  • 三、怎么聊着聊着把事办了?
  • 四、怎么聊得停不下来?

一、怎么开始聊?

实际是一个破冰的过程。第一次电话,第一封邮件,第一次见面,都可能在80%的程度上决定这个人会不会成为你的客户。
破冰的准备是非常重要,技巧也很多。我认为最有意思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 1.在最短的时间里解除对方的戒备心,不要让对方觉得你aggressive,是来推销的。
  • 2.尽可能地引起对方的兴趣,找到跟对方利益相关的话题,比如对方公司也在压缩成本,或者因为KPI考核有压力,我们怎么能帮助他们?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上就是一个突破点。

二、怎么聊得高兴?一定让自己跟客户在一条船上

  • 1.从专业的角度讲,想到帮助目标客户解决他的面临问题,利用我们专业的部分。
  • 2.非专业的部分可能更重要,因为人是立体的,沟通的时候立体地吸收信息。比如客户的家庭相关、兴趣相关、甚至微信上的一个点赞,都能更快地拉近距离,因此,客户信息的收集永远不嫌多,了解他越多,越可能容易地快速地跟他在一条船上。

三、在交流中保持貌似被动的控制权和主动权, 永远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谈哪个话题。不管话题扯出多远,都要扯回来

  • 1.反复演练,在沟通之前,把所有可能沟通的话题都想一遍,这样就能牢牢地把握控制权和主动权
  • 2.甚至要做到让客户主动来跟我们沟通我们想跟他沟通的话题,很像谈恋爱哈。实际上是主动,但是要显得去像是被动的状态一样

四、CRM管理

不管是之前有过业务关系的客户还是潜在的客户,要整理出来hot warm 和cold。
定期更新信息,定期交互, 维持客户的黏性。
现在有许多工具可以做CRM管理,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是对于沟通对象要有黏性的认知和管理。

以上四点,大家觉得简单吗?我理解到的是沟通的本质,包含同理心和谈判学的原理,在生活的沟通中可以使用。

另外还有些小技巧在书中找不到:超越期望原则 匹配原则 晚八点原则 演练原则等等这次分享就不具体讲了。

讨论环节:

  • 破冰的前提
  • 如何邀约第一次见面
  • 关于为什么销售一般都很注重外在?
  • 如果是不太适合在公司直接谈的,什么时候打电话最合适?
  • 客户也要安全感
  • 气场的重要性
  • 一个奇怪的案例
  • 被动的主动策略

破冰的前提

明石生:火金姐说的以客户感兴趣的话题为破冰,这个是建立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的越详细,你能发现客户的问题越多,你就能发现自己产品到底能帮到客户的哪点。

火金:非常对呀,所以说功夫在诗外。。。朋友举了个例子,虽然这个客户是第一次沟通,但是因为她知道整个行业目前都在流行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所以每家客户都在纠结这个问题,那在第一次沟通时直接抛出这样的话题,并提到说,我了解到XX公司在这方面实践比较有效。也许就能引起客户的兴趣。

如何邀约第一次见面

Zoom.ོQuiet 多谈几次恋爱就都有了……

火金:zoom说得非常对,我听完第一感觉就是,追对象!

比如你想推一种会场视频方案,大连屏(锤子,小米,苹果发布会那种),报价比之前的方案贵50%。你知道客户预算也不是太宽裕,应该怎么聊成被动的主动呢?

“这个原来的方案已经非常好了,只是可能在现有的市场下,做不到很出彩的效果”
“嗯,是啊”
“现在有一种新方案,效果极好,但是价格要贵一些,可以在成本只增加一半的情况下,效果翻倍,但是公司有个特惠只限老客户,很超值”
“什么特惠”

这个对话说明:只要客户开始问。。。。你就是被动的主动了,有点像下棋,最后让对方走到那个你想让他走的那一步,但是你一直都不提让他走这事儿

火金 :关于第一次邀约见面,一般是电话先邀约见面的时间,所以开始一定要解除戒备,“我刚好到你们楼下,有十分钟的话我们见个面喝杯咖啡。。。。”不是特意来找你,不是有事儿找你。。。只是顺便,认识一下

征服天堂 :这也是建立在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啊, 如果对方完全陌生呢,如何完成第一次邀约
火金 :完全陌生情况下,需要先电话,以及发邮件让对方知道你是谁。之后才是见面,完全陌生就约见面是失败率极高的,因为通过电话也是在收集对方信息的过程。

金鱼:如果客户是在知道你是来sales的情况下,来意很明确,刻板印象已经明确你丫就是个销售,这个时候应该怎么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

火金: 有一个词,叫话术,大家听说过吗?@金鱼Kim Gamོ 朋友特意讲到这一点,在电话上怎么说,需要准备全面的话术,解除戒备心理。 另外,你作为销售也是在这个行业里混的对吧,你也许有些信息对这个客户有用对吧,花不长的时间跟你聊两句如果能了解一些新的行业的东西,客户也许就不觉得烦了呢?问题就是你怎么说能让客户往这方面想,而不是直接想到你丫要卖东西给我。

金鱼:就是说对方其实也会抱着一种获取新东西的开放心态

火金 :是的。你要激发起客户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对销售的刻板印象。

明石生:把一些基础调研做好,定位好精准客户,只要你的产品真正能解决客户的问题,带给他们好处。客户怎么会拒绝你呢?

火金 :为什么我对这个朋友分享的一大堆都很有感触呢,因为我自己是做了十几年甲方,天天跟销售打交道,你说什么话能够打动我,我是基本可以判断的。正所谓,了解了销售术,能够更好地被销售。

明石生说的是核心问题。一个客户被打动,产品,营销,销售是有机整体。如果一个坑,去卖给客户,我觉得其实脱离了我们谈的真正销售的概念。当然今天,主要是聊的销售技巧,是一些跟沟通,心理相关的技巧。我也不是销售大拿,只是觉得这里面很多有趣的观点值得关注和尝试一下。

两个小时的访谈我就总结成了上面的四点,大家觉得简单吗?我理解到的是沟通的本质,包含同理心和谈判学的原理,在生活的沟通中可以使用。

关于为什么销售一般都很注重外在?

火金 :我之前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销售都会拾掇得人模狗样,而且会考虑带个好手表,开个好车

毅文 :好车手表这个不好把握,我认识一个师兄,格调太高,给客户很大压力。

火金 :因为客户要看到跟自己”匹配“的形象,只有”匹配“才可能引发下一个动作,”购买“;超越客户只有一种情况是可接受的,你请客户吃饭在一个超出他期望值的地方[调皮]

Sophia Luan :是不是可以理解 自己的举止和言谈要和和对方合拍 让她较少心理上的距离感

举止,言谈,形象,气质(个人品牌的外在表现),都要尽量和客户”匹配“

举例:小米手机

Cynthia 火金 : 虽然很多人自称屌丝,但如果你说一个手机是屌丝手机,这个自称屌丝的客户肯定也不买,因为自称屌丝的客户心中对自己的认知还有”技术范儿,新一代,与众不同“等特质,所以小米就去捕捉这些要素,提出”发烧友的手机“。。。

匹配刚刚好,低了客户瞧不上,高了客户有压力,这不就是找对象么。。。。
哈哈,一言以蔽之,把客户当成心仪的姑娘就是了,你能搞定姑娘,客户就不在话下了,必然也是top sales。。。

客户也要安全感
客户需要在业绩上的安全感,在组织中的安全感,以及在行业中的安全感

Scott : 防御型会这样,首先考虑风险。进取型的不一定,好处够大,有一定风险也可接受。
嗯,对,进取型的希望自己做成标杆,就要帮他成功

Jay -C :卖什么,就别跟客户说什么,成功率会高一点。hard sell好讨人厌的,一如无脑捧花摆蜡烛的表白。

如果是不太适合在公司直接谈的,什么时候打电话最合适?

大猫Felix :八点电话嘛,因为客户一般在家,防备感较低,血糖也有关系

钟佳辰 :打电话要挑对方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

ted :之前记忆中的理论是临下班 不过那个应该是套客户预算用的

Cynthia 火金 答案是晚上八点。至于为什么,也许大家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甚至其他领域的知识来解释解释……但一个牛人告诉我,晚八点是套预算问回扣了解决策链的最佳时机

气场的重要性

大猫:对了,我发现销售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自信真的很重要,有时候甚至可以盲目自信,狂信

Cynthia 火金: 牛人提到一点,自己的气场要强,甚至跟客户某些时候还要有强势的情况出现

大猫Felix :随便对方说什么,我就是坚定不移认为我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全球第一,当你疯狂到一定程度,客户就会开始自我怀疑:这家伙这么自信,说不定他的产品真的是全球顶尖水平[呲牙],确实有这种打法,比拼的就是谁的气势强大。比较好理解的就是乔布斯,老罗之类的现实扭曲

钟佳辰 :盲目自信很重要 有着蛊惑他人的气场[发呆] 如乔布斯 如老罗,现实扭曲力场 bingo
大猫Felix
在很多其他销售活动中,这种打法也屡见不鲜,因为买方信息永远没有卖方多

一个奇怪的案例

Cynthia 火金:当时我刚毕业,跟着我们公司销售总经理去跟**的客户谈合同,技术部分已经完全谈好,主要就是价格了。我们是在酒店的会议室里谈判,开始前我们跟老大在房间里算折扣什么的。马上要去会议室了,之间我们的总经理,用手把自己的头发搞得很乱糟,还把一个裤腿塞进了袜子里,然后我们一行人就去会议室了,在会议室很简单得谈了两个回合,客户就答应了我们的报价,没有再逼更多的条件。

Lོ :你们总经理为什么要把自己形象搞成那样啊

黄姗:这是什么原理,把自己的头发搞得很乱糟,还把一个裤腿塞进了袜子里。显示自己实诚吗?

Cynthia 火金 :我当时都惊了。。。。我们的总经理那年大约50岁左右,邮电部机关出身。。。我当时想,哇,X总这是真正的演员啊,我当时感觉就是,他在演一个被客户苛刻的要求弄到底线,完全没有出路的销售的样子

Lོ :卖方气场太强会让人一下子懵掉的感觉

Cynthia 火金:因为客户已经认可了我们的技术方案,因此看到这样一个样子,会产生于心不忍不能再逼他的心态

大猫Felix:这一招是终局策略,你经理是通过这个让对方产生胜利了,赢了的感觉; 重点是让对方觉得自己赢了,放对方一马

Cynthia 火金 : 他必须把客户直接毙在自己这里,所以很快就答应了我们的报价,合同签订。
Jay -C 下午: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被动的主动策略

Issam:我算金融类销售吧,没有这些真经。制造错觉可以用,但是做不到。销售分行业分产品分对象,有些不同,术也不太相同。对从事销售的个人来说,我觉得灌冯唐的鸡汤可以,“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但是然并卵,短期看不到钱,都会动摇。所以还要加上一句,“不要钱”,这下可以天下无敌了。[偷笑]

大猫Felix : 对,不要钱,这个心态其实可以有. 我刚才说的疯狂自信就是要疯狂到我就是认为我的东西是最好的,不买我的是你的眼光问题,要疯狂到你不认可我的产品,就算送钱给我我也不卖的地步

Issam :这么说吧,销售是需要一些方法,何时打电话啥的是预想一个客户的场景,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工作习惯

Cynthia 火金 :我认识一个保险经纪,从来都不会劝我买保险,但是他会在朋友圈发一些”这款保险既有保障,还有分红,最重要的是。。。。。“的内容,发的多了,我就会跑去问一问,问多了,就买了一些。

Issam :细致总结复盘,把愚蠢记录在案,养成一套自己的捕鱼法

Cynthia 火金 :Issam这个说的好,我的牛人朋友说,她每天联系多少客户,都已经养成一种习惯。。。虽然她现在动不动都是上亿的单子,老客户已经够吃,她还保持了当年初做销售时的习惯,去磕一些生客户,去邀约一些生客户。

大猫Felix :嗯,我们刚才讲的都是战术,就好像踢球临门那一脚该怎么踢,从哪个角度

澄子 :销售的骨子里就是销售的血液

Cynthia 火金 :所以,Issam说的可能才是本质,所以养成计划分两类,心态素质,和策略技巧

大猫Felix :Issam讲的就像一只球队怎么训练,遵循什么战略,防守反击还是进攻。战略战术我觉得都重要,这一点可以读读卡斯帕罗夫的棋与人生;把战略战术讲的很透
[棋与人生 : http://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book/2147562/]

Issam :一个密友是当年在华为做欧洲市场的第一批人,那是华为最成功的市场,也是大转折的市场。早些年辞职了现在在家看书,推荐我第一本是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的史诗),他说这个很有用,未来想给高中生开课,第一课就将这个。因为关系到一个最重要的人生(销售)技能,即 “忽悠”。[偷笑]
Cynthia 火金 :我一直认为“忽悠”是我们marketing人的特长[偷笑]

Issam :半开玩笑滴说,实力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尽量学会忽悠吧,即便有实力,因为那个或那几个全心全意担待你的人,很可能你遇不到

Tips:
Cynthia 火金:建议把今天讨论的内容中的“客户”都替换成“妹纸”或者“欧巴”,再读一遍……

#INFO# No. 15 音乐的创意与创意训练_v150922.0

话题发起人

小鸡窝窝
4年的大学音乐基础理论教师
8年高考视唱练耳等课程教师
乐团驻团作曲者
现从事游戏和视频等配乐工作
一本关于音乐整体性学习书籍的ing创作者

分享内容

小鸡窝窝现阶段的研究核心与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
欣赏音乐时该如何更好地设定层次和目标管理体系?
音乐创意的观念层级有哪些?
我想学写音乐,该如何着手?

时间:9月22日 20:00-20:40
参与者可以是从事任何创意行业的人,(包括编程)对音乐有一点了解即可
报名请戳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GKjnh0 , 名额最多只有 5 个哦。

PS.
希望在分享过程中群友不要干扰时间线。除了分享者的8段语音,其它讨论用文字进行。
参与者讨论结束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INFO# No.11 运动思维 与 编程思维 的相同点在哪里?_v150913.0

话题发起人:

@萱小璧. ོYixuan 
Python 一期助教 + 班长。北京百里闪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创始人。

分享内容:

编程思维 = 会编程?
什么是…运动 与 编程思维 中的 道与术?
训练——如何从“臣妾做不到啊”到“让暴风来的更猛烈些吧!”

时间:9月13日 20:00-20:40

运动高手...编程高手... 都可以来。报名请戳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tSxWpy ,名额只有 5 个哦~

PS. 讨论结束发起者发「end 」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内容整理

#TOOL# 学员.Q&A手册_v150910.0

『OMOOC像程序员一样会学习』微信群群规   

各位,欢迎来到开智编程专题活动群!开智 OMOOC.Py 二期内测课程即将开始,为了让有兴趣进行Python 学习的小伙伴更快适应之后的学习节奏,未来几周,这里会围绕编程进行一系列的讲座活动和主题讨论。因为这是开智的尝试的新玩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有疑问或建议,欢迎在群内讨论,或咨询群成员中一休三君前的小伙伴。

为了保证群内交流的质量,请遵守以下几条群规:   

  • 1、按「微信名-所在地」修改群名片。  
  • 2、讲座、主题讨论等交流活动以外的时间可以讨论编程&思维&学习相关的话题。禁止讨论各种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如血型星座、⼋字手相、家庭排列、灵修、 九型人格、MBTI 、NLP、中医等。   
  • 3、禁止发广告和调查。若发,或附带100元红包或退群。有好的文章可以分享,但请附带20字以上的解读。 若发言,请尽量长句表达完整自己的观点后发送,避免短句刷屏。特别注意不要发起实时对讲。
  • 4、本群为开智编程专题活动群,有意加入开智社群、参与高质量的青年交流、大牛对话及线下活动者,可点击 http://t.cn/RyUeF1d 申请入群。  
  • 5、提问前请先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检索寻找答案,避免简单伸手。如何提出好问题,参见http://wiki.woodpecker.org.cn/moin/AskForHelp
  • 6、每晚9点-9点半为群内集中讨论交流时间,有疑问或收获欢迎集中在这个时段交流探讨,或在本帖下留言。其它时段禁言,减少打扰。
  • 7、了解更多跨学科思维学习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开智微播。

python报名事宜:

很多群友问关于如何报名的事宜,报名前会有入学挑战,只有完成挑战并达到一定标准的群友才能报名,
所有任务包都在此,来领取开智 Python 二期(内测)课程入学挑战任务书吧 : http://openmind.club/Py2/

群内常见问答

1、如何参加开智学院Python二期(测试)课程?

1)参与入学挑战,挑战任务书见 http://openmind.club/Py2/
2)入学挑战结果合格
3)填写报名表并付费成功
4)领取课程资料,开始Py翻转课堂学习之旅

2、入学挑战期限和开课安排是怎样的?

挑战任务评定时间:即日起至9月22日晚上12点
开课时间:10月-12月,共计12周
授课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教师线上答疑+北京大区、珠三角大区、长三角大区助教面基答疑
课程费用:2000左右(待定),入学挑战合格后才有付费机会
适合人群:是否有编程基础无所谓,但因为是翻转课堂教学,所以需要学员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且每周至少5小时时间投入。

3、这个群是干嘛的?

这个群是为了让大家能更顺利地完成挑战用的。同时,课程运营小组会在大家执行挑战任务的过程中组织一系列的主题讨论和导师讲座。当然,别指望光看看群里的讨论和讲座就能完成任务,关键还是自己动手哇。社群最大的作用是获得反馈和同侪压力,一起加油吧!

4、入学任务包有完成时限吗?

有的,时间是:2015-09-22,我们会对各自提交的成果进行检验,邀请进二期 Python 班,进入正式的学习。

5、挑战任务1里面提交的入群时间是加入微信群的时间还是?

是入微信群时间。

6、任务三的说明,是可以在开智一刻或自学编程这两者中任选其一,进行追踪记录吗?

多多益善。任务只是考核形式。

7、为什么选 gtihub 来提交任务?

GitHub 算是入圈 门票. 很多炫酷的 黑客, Geek 都在 GitHub 中有自己的仓库. 并且把他们脑袋里的 好玩** 都上传到了 GitHub 中... 简直是 21 世纪的一大文明.赶紧注册一个 GitHub 号吧.
如何高效利用GitHub - 阳志平的网志

8、接下来会有哪些话题讨论?

接下来在群内会有一系列的主题讨论,话题包括编程思维/工具/学习方法等,话题预告和报名链接会在开始前一天发给大家,感兴趣的群友欢迎提前准备。近期进行讨论的话题如下:

  • 为什么编程思维对当代普通人也很重要?
  • 开智 Python 就是现实社会的正态分布
  • 武术、截拳道、跆拳道与编程的相同点在哪里? 
  • 项目分享:小小书童是如何做成的?
  • 我为什么不会直接把答案告诉你? 

如果你有其它话题想与大家交流,也欢迎主动发起开智一刻!发起请联系主群内的 @闪闪

附:开智一刻介绍

群里的话题讨论,多以「开智一刻」的活动方式进行。

「开智一刻」是简单,精炼的分享讨论单元。话题不限,你可以分享想探讨的书,新get的生活技巧等。每次总时长不超过1小时,内容集中在话题发起人的8条语音内。为了保证分享讨论的短小精悍,最多5名参与者参与到线上的即时互动中。

开智一刻玩法简介

开智一刻有以下4个环节
A.暖场:活动开始前2分钟,话题发起人和参与者发一张自己此刻所在场景的照片。
B.分享:话题发起人语音分享,最多八段,中间可穿插文字、图片、小视频辅助。
C.互动:5位参与者文字分享任何感受或者提问,话题发起人根据讨论情况发送「END」后,群内群友都可参与交流。
D.漂流:内容整理志愿者将本次讨论内容整理后分享在群中,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群友在此基础上继续增补讨论。
注意: 本活动一般不需要主持人,由话题发起人自己调节节奏。

有疑问,可查看 《开智一刻Q&A手册》https://shimo.im/doc/55W6AfqUj0TkwDZ0

开智一刻前几期的分享参考:

#TOOL# 开智一刻准备事项_v150913.0

筹备动作

1.在接到任务后,先浏览一遍wt中文档板块的「1 往期一刻内容备份」「 2 跟进指南」这两个主文档 及之下 的各子文档,明白最后要输出哪些东西

2.在活动准备开始,最后一次发送预告和玩法前,发送统一口令 ,这样以后通过统一口令来检索定位开智一刻的内容
* 口令统一为: #Go#「开智一刻」No. 场次+标题。之后再开始发活动预告和活动玩法。*

3.每个环节柔和的过渡,若话题讨论的过程中,若有断档,及时出面柔和过渡(一般出现在语言刚发完的时候)

4.内容整理,确认了话题整理人后,沟通要点,按照内容,分组块整理

  • 话题发起人分享内容
  • 讨论内容分块
  • 各自总结与思考

5.给分享者反馈,需要在什么时候处理完毕

  • 分享后的第二天
  • 反馈的好建议跟进者统一整理到Github中

6.口径统一

  • 现在所有资料都统一归到Github,不要再提「石墨」!说也说「在线共享文档」
  • 「分享者」统一改为「话题发起人」
  • 最多5位主要参与者,3位即可成行
  • 开智一刻标题,是 「开智一刻」,主意是实心直角括号

跟进者需要给分享者的提醒

前期准备

  • 可以提前发预习资料,让参与者准备
  • 最好提前做好主要文字稿、图片,每个语音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保证发言的连贯性。但也不要直接照着文字念,这样听起来怪怪的

    现场

  • 「END」口令是在讨论结束之后发,而不是分享者语音发完之后
  • 发起人语音发完后,若大家没有及时反应,可抛出问题引起讨论,自然过渡,比如发文字“关于XXX话题,我简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不知道5位参与者想进一步聊聊哪些话题?
  • 注意讨论的时间控制,一般在活动开始50分钟左右发「END」口令,方便有事的群友及时撤退
  • 结束的时候如果快要结束话题,建议做个小总结,今晚的要点是什么,大家讨论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意外收获之类的,期待大家继续讨论什么等等
  • 结尾可用“今天讨论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几位主意参与者看还有什么问题想要讨论,没有的话我们今晚的开智一刻就先到这里,欢迎其它群友一起加入讨论~”

跟进者需要给参与者的提醒

  • 根据话题发起人提前放出的资料,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并打出来,以便快速提问
  • 话题发起人语音分享结束后,比较快速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听完的感受,自然过渡到讨论环节
  • 讨论的过程,可以及时总结,尾声时,抛出今晚的收获和小结

#INFO# No. 18写作平台构建探索_v151106.0

发起人:李希(广州) ;
分享场所:开智新青年微信群;
参与者:群内小伙伴都可以接收;
分享者首先晒出当前的场景图。

@李希:各位群友晚上好,今天的题目是写作平台构建探索写作的好处,不用我多说了。请大家听我的一家之言。
图片显示以下内容:

工具选择

(优点简称:”S”,缺点简称:”W”)
操作平台:
• 台式机——适合文字编辑
S:功能最齐全,使用的屏幕最大
W:只能在固定的地方使用
• 笔记本电脑——适合代替台式机移动使用
S:可移动的台式机
W:重量仍然不轻
• 平板电脑,用于写作最理想
S:启动时间短,屏幕面积大小合适
W:功能不够齐全,特别是文本编辑
• 手机——随时记录灵感
S:便携性最好
W: 屏幕相对较小
• 纸张——作为以上方法的补充
S:受限制最小,使用最简便
W:输入速度较慢,内容整理不便
@李希:(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写作平台,有的人喜欢在纸上写东西,有的人喜欢在台式机上写东西,有的人使用手机,有的人使用平板电脑。其中,我认为使用平板电脑来写作是最合适的,屏幕恰好,携带方便。

输入工具:

工具对输出速度影响不小,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工具很重要。
• 键盘——输入效率最高,推荐使用
S:输入速度快、稳定
W:要练习指法,输入法
• 手写笔
S:携带方便,容易使用
W:输入速度慢
• 语音——发展潜力最大
S:输入速度最快
W:使用环境要求较高,识别正确率有待提高。

@李希:接着是说输入工具。在电脑上最高效的输入工具非键盘莫属。它的输入速度快且稳定。但语音输入越来越流行,就如我现在用语音跟大家交流,甚至通过软件把语音变成文字,这样的输入速度是十分惊人的。

输入法比较:

键盘是主流的输入方法,选择输入法就很重要。我选择了移动端版本的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QQ输入法作比较。并推荐使用双拼输入法。一个字只有敲两下,速度增加,错误降低。
只要改变一下思维,按音节整体输入,而不是把音节拆散成单个字母输入,很快就上手。
• 软件界面整体效果:以QQ输入法相对美观,字体清晰。百度输入法能全拼显示双拼输入,便于识别,推荐!

• 语音识别: 分别播放同一句话,比较语音识别功能。讯飞整体评分最高,识别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
@李希: 说完硬件,就该说软件了。一般人都是用软件键盘来输入的,输入法选择很重要的。我的建议是使用双拼输入法,以及语音输入。比较主流的输入法,如讯飞输入法,百度输入法,QQ输入法。其中,QQ输入法的界面最美观最简洁,字体最醒目。百度输入法能偶全拼选择输入,能够快速修改,讯飞输入法对语音的识别最高,准确率最高。

写作软件:

• Wunderlist
全平台使用的to-do软件,用作灵感记录。

  • GNotes
    安卓系统最好的写作软件,只提供最必要的功能

• 1Writer
iOS系统优秀的写作软件,界面简洁,支持 Markdown。

• 为知笔记
可以全平台使用知识管理的利器,强烈推荐。
@李希: 最好介绍几款写作软件。一般我有灵感,我就用wunderlist记录下来。wunderlist是全平台的时间管理软件,在手机、电脑各个设备中可以实现同步。到了真正要写作的时候,在安卓系统我用Gnote,它是安卓系统比较优秀的写作。而在IOS系统上,我用1writer。它除了界面简洁,还支持Markdown功能。这也是我比较欣赏它的地方。最后,我推荐使用为知笔记。

组合使用方案

• 最完美组合:平板电脑+蓝牙键盘+蓝牙鼠标
平板屏幕大小和书本相似,随身携带不吃力,配有写作软件。键盘鼠标弥补平板输入慢的缺陷。糅合了平板与台式机的优点,堪称完美。
• 最轻便组合:手机+手写笔+语音输入
手机人手一台,随时可以写东西。用手写笔和语音输入代替手指输入,临时写点东西不会累。
• 最强大组合:台式机+键盘鼠标
他的优点、缺点不用我多说了,大家都有体会。
• 最随心组合:纸笔+手机
在纸上写好,手机拍照上传云端,无纸化管理。适合对数码产品不感冒的人群。
• 神奇组合:语音+录音笔+语音识别
直接用语音表达**,录音后转化为文字。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李希: 组合方案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各自的优点。我认为最完美的组合是平板电脑+蓝牙键盘+蓝牙鼠标 。平板屏幕大小和书本相似,随身携带不吃力,配有写作软件。键盘鼠标弥补平板输入不方便的缺陷。神奇组合便是语音+录音笔+语音识别。录音后转化为文字,,一气呵成。
个人使用方案
过分追求工具完美,会迷失在写作以外的东西上面。以最小成本解决问题原则,使用现有的工具来构建写作平台比较实际。

• 输入法
原来使用全拼输入的,打字速度一直上不去。后来受到启发改用双拼,速度很快提上来了。比较过几种输入法,暂时选择在百度输入法使用双拼。
• 平板电脑
我有一台iPad和一台Kindle Fire,分别是iOS系统和安卓系统。一开始用ipad比较多,iOS有不少优秀的写作软件。后来使用蓝牙键盘后发现,iPad不支持实体键盘使用第三方输入法,而原生的输入法差得一塌糊涂。只好改用Kindle Fire,把KF专门用于写作输入,iPad作为分屏浏览为主。分屏工作还能减少软件切换的耗时,高效!
• 手机
手机适合记录灵感,临时写点东西。如果要写东西,用双拼输入法,手写笔点击,速度也不会比键盘慢。环境合适就用语音输入。
• 软件
尽量使用跨平台的软件,为知笔记作为知识管理仓库、Wunderlist用于随时记录。GNotes和1Writer分别是安卓、iOS的写作软件,但两者不通用,只能通过知笔记作为交互平台。
• 语音输出
使用讯飞公司的产品为佳。尽量用有麦克风的耳机比对这手机说话,效果更好。
• 键盘
写作输出的利器最值得投资。开始我用方便携带的折叠键盘,用的时间长了很容易累。建议尽量使用标准的键盘,大部分安卓系统的设备能通过OTG外接键盘鼠标,或者用蓝牙,iOS和安卓也能连接。我现在使用的是蓝牙机械键盘,打字的体验是普通键盘无法比拟的,一旦使用不会再用原来的键盘。
@李希: 至于个人实际操作,我是以最小代价来解决问题为原则,尽量使用原有的东西,不追求完美。我常用于写作的是一台安卓kindle fire 和一台ipad作为副屏,这样减少软件切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是用键盘写作,其他情况我用手写笔,手写笔是用来点击键盘,而非手写输入。目前我还在摸索语音输入。

工具之外

写作是**的表达,**是首位,工具只是实现的手段而已。对工具的追求,以不增加心理负担为原则。
轻松的心情是写作的必要条件。对我来说,过往写作数量的统计不是必要的,用过往来督促自己,徒增压力。过去与未来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概念,不如活在当下,享受文字输出的快感。
之前一直想做到移动工作,就是随身带着设备工作。但是不论设备多轻便,功能多强大,带着一个东西身上还是有负担的。不如在常在的地方做好写作准备,做到到处工作。在办公室用台式机,家里用平板,路上用手机。与其带着一个折叠键盘,不如买多个普通键盘放在常用的地方,减轻负担。心情是第一位的,随心而动,岂不乐哉。
以上方法大部分是受“剑飞”的启发,结合本人情况再梳理一下。大家访问他的博客会有很大的收获。
感谢开智的巧玉Kelly,全靠她督促才不会拖拉。还要感谢亲爱的老婆,默许我买了如此贵的机械键盘,不过它真的物有所值。

讨论

@岳超:感谢李希的分享。请问你的写作内容都是统一的吗?有没有分主次轻重的,比如说工作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在家里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写;心得内容比较轻巧,随时随地就可以写。
@zoom Quiet:形式决定内容。
@李希(回答@岳超问题):我认为工作和个人平时写作是没有特别的区分,当有灵感的时候就会下去。只是工作的情况下会仔细研究几遍。
@萱小壁:说写作,现在基本用的是:1.写作工具是Markdown +Terminal;2.然后因为学了Python一期的时候,学会了wiki,所以就开始会做目录。3.把一个类的内容,先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做好几个空白文件;4.一般围绕平常的胡思乱想,都会围绕这句话个主题走,有一点点想法,就按照分类去扔;5. 慢慢的,就扔出了许多东西。

#INFO# No. 5 如何通过避免发错音说一口漂亮的英语_v150915.0

如果你恰巧没赶上开智青年群内的这次讨论,没关系,欢迎继续在这里进行异步沟通——
本文档可以多人同时编辑,移动端打开点击你想增补发言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修改,欢迎你继续发表看法哟,在网页版打开还可以直接标注任何你想评论的内容~

p
本次话题发起人:@班长
参与者:@蝈蝈、@佳怡、@迪卡斯、@四毛、@糖糖
内容整理:@蝈蝈

活动预告

『开智一刻』No.5 如何通过避免发错音说一口漂亮的英语。

说普通话还常常发音不标准,何况第二外语;说英语时常常不自觉发错音导致各种尴尬和不自在?今晚,班长与您分享:如何通过避免发错音说一口漂亮的英语。

分享者:李熠瑄(群里大家都亲切得叫她班长)北京人. 练过武术,学过python; 悠悠鸟字幕组校对, 翻译 + 校对了几十部电影. 但不喜欢看任何电影, 包括自己翻译的. 喜欢音乐、读书(哲学 + 霸道总裁文)和到处走走.

时间:9月6日21:00-21:30

欢迎爱英语爱班长的小伙伴参加讨论!

期待5位线上主要参与者最好有倒腾过如何学英语,锻炼自己口音的经历,如果能分享你学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特别小技巧以及这个过程带给自己的改变最好不过啦!语音过后,大家可以自由提问,方向不限。期间班长会穿插图片作为辅助材料。也欢迎5位主要参与者准备一下关于自己相关图片,影音等资料。

感兴趣的小伙伴戳表单报名参与,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CcjFA6 ,名额只有5个哟。

内容整理:

缘起:

分享一个东西, 以前不是分享过一个 英文学习方法 吗, Part 3 中的 意群这个概念, 当初一笔带过了, 没仔细的说:

  1. 意群: 意群就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各个成分,每一个成分即称为一个意群。同一意群中的词与词的关系紧密相关,密不可分,否则就会引起误解。
  2. 前阵子 听阳老说了 自主心智 和 算法心智后, 整理了一下思路.
  3. 比如, 你背单词, 就是 明白了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某种语法就是 规则1, 规则 2, 规则三. 而你表达一样东西, 可能需要: (模块1 + 模块2)* 规则1 + 模块三* 规则2. 那么, 你要表达一个意思, 就会非常的痛苦. 也会非常的缓慢.
  4. 那么, 建立一个意群: 意群1 = 模块1 + 模块2)* 规则1 + 模块三* 规则2, 也就是说, 你下次就直接调用这个 意群1. 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5. 这就是, 为什么 你背了一堆单词, 然而开口还是说不出来话的 一大原因 吧.

总之就是, 减少大脑 需要处理的 模块 和 法则, 举例来说:

  1. 比如我前两天, 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大碗, 写 "Chill the fuck out, I got this." 如果拆分模块 来理解, 可能以为我在骂人.
  2. 但其实不是那个意思, 这句话是一个整体, 可以理解为, "淡定淡定, 我来搞定…" or "你 XXX 给我放轻松, 放着我来" 之类的 "感觉. "
  3. 如果你理解了这个模块, 在 阅读 或 口语时, 理解了整个意群, 而不是 再去处理模块, 那就会简单很多啦.

Sept.6, 2015

---------害羞的分割线-------------

  1. 美音为主, 大不列颠众友莫喷. 我发誓这次讲的东西学完你们立刻就能用上, 多加练习肯定没问题.
  2. 水平有限. 分享为主...但我保证言之有物. 主要讲明白**人发不对的口音, 如果你有印度腔, 咱们可以讨论. 也可以帮你找出来.
  3. You can speak English that is clear, but accented. 这次分享的目的是, 帮助大家把话说清楚, 说明白. 而不是变成 ABC.
  4. 语音数量有限, T_T 我要谨慎使用. 所以, 会搭配一些文字, 讲解. 让大家更容易明白发音的规律.
  5. 我分享完后, 会把文字稿发给大家.(所以不用一遍听一遍抄笔记...我也是想太多)

-------------打板线----------------
语音分为三个大部分. [图]

  1. 基础音纠正: consonant + vowels
  2. 节奏 和 调子到底是什么 Stress, Rhythm, Intonation.
  3. Loudness, Speed, and Phrasing.
  4. 基础的错误.[图]
    • 傻傻分不清党【V1】
      • hit/I/ --- heat/i/ 重点: 音标, /I/ 发"耶, /i/ 发"咦.(shit, sheep)
      • mad, apple /æ/ --- get/e/ ---may/eI/
      • too/tu:/ -- good-book/ɡʊd/
      • th(think - they)-z(zoo) 咬舌.
      • I love you. w-v five
    • 嘴要厥出来党【2】
      • 句首的 R(rock n roll), W-V. 我们. - what the hell.
    • 没有存在感的错误
      • 句中的L. - world 不等于word.
        只要单词内部有L,就要发出来。

        比如world发成wor哦d。
        只要单词首字母是w和R就要记得把嘴撅出来。
        Create,这个中间有R,嘴也要撅出来

      • better - bedder, hot - ha,t, love.
      • down - town.
      • pain - pay nine - (ni)
      • 常见吞音 - commitment = com mi ment
    • 结尾的 s,【3】
      • t, f, k → s hopes
      • d, v, g → z ex: loves = lovez,
      • x, ch, se, /IZ/ /əZ/ → nurses = nurse is. pages = page is.
    • 结尾的 ed【4】
      • d -t ,needed = need id, Get started = Star day-d
      • voiced = n, v, moved, plan + d
      • voiceless = picked,missed + t
    1. 语调.

      1. 句子: 你今天吃饭了吗. - XX。 - XX。【5-6】
        com-PU-ter → We KNEW her.
    2. 短语: Give up → gi - vup
      Stop it → sto - pit
      Check in → Che - kin
      Drop it off → dro - pi -toff
      Gets up → get sup
      send her → sender...
      Him, Let him go.

    3. 单词Word Power Made Easy【6-7】

      • suc. CESS. ful
      • ca.REER
      • FORty fourTEEN, EIGHty-eighTEEN
      • 90% 双音节 名词, 重音在第一个: COUNtry, DOCtor, PENcil
      • 60% 双音节 动词, 重音在第二个上: enJOY, subTRACT.

      Material

      1.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语言项目

      两个加拿大人 Scott Young 和 Vat Jaiswal 花了一年的时间旅行了几个国家,途中坚持不说英语,他們分別在西班牙、巴西、韓国与**各待了三個月,学习当地的文化及语言,最后他们学会了四学习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韩语以及中文。
      推荐大家 看在**的三个月 的视频版本. 看完会很震撼. 原来语言真的可以学的这么快的.

      1. WELL SAID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ition by Linda Grant. 要买红色的, 别的颜色的都不对.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这么贵...大家各显神通的买吧...

----------------萌萌的讨论线-------------------

问题解答

  1. 【蝈蝈】问:美语卷舌音要怎么发才好听?很多人发不好。
    【班长】答:把舌头顶住前门牙, 发ziiiii 的声音, 然后慢慢把舌头, 往上膛的方向收。如果发不出来, 那就统一发 e, 没什么问题。
    2.【四毛】问:有的时候照着学了,但又不自信,不知道自己学对了没,该怎么办呢?是否有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检查发音呢?
    【班长】答:听他读, 模仿, 录下来, 对比, 标出不对的地方, 再读。
    3、【大树】问:想找一个人能坚持学习口语的方式。
    【班长】答:没有语言环境是难。推荐《单词社交网络》,不过不适合入门。初学者可看Bingo教你学美语。在**的三个月-视频版本 这个视频,一定要看。
    【mew】答:如果外国人听不懂的话一般他们会重复一遍,这个时候赶紧记下来。
    4、【四毛】问:班长是否考虑开个公众号,每天纠正一个音,订阅者学习时也直接借助微信录音对比。
    【班长】答:其实这个 Bingo 和很多人都在做啊. 关键是要按照秘笈去练,或者天天叨叨叨, 有人给纠正, 就很快。
    5、【大猫】问:学英语最难的是啥?缺乏语言环境?坚持不下来?
    【班长】:就是用。比如我 谈恋爱, 会有一个域, 叫A域, 那么我很快就能学会这个领域. 比如我要做 CS 的Pre ,有 B 领域的单词就能讲明白, 那我就只想学 B.
    6、【holt】问:请问一下班长有看过奶爸的《把你的英语用起来吗》?那里边推荐的是跟赖世雄学口语,主张透析法读英文原著。
    【班长】答:@holt 我有那本书, 但是没看,那本书更像资料索引大全, 没看过赖世雄的,。刚分享的, 主要来自《well said》+ 一个美国人的教导+我个人的感悟。弄一个 “你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很好用的软件” 然后去 youtube 找一些你喜欢看的东西, 这样比较好玩。

自由讨论

  • 关于重音

    【flyink】判断重音的法则:音节在两个及以上的单词,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如important, recognition, foundation, comitment. 等等
    【yixuan】tion, tic,这种, 比如, recogNItion, founDAtion, 基本重音都重在 tion 前面那个音节.

  • 关于口音

    【糖糖糖】如果只是想走世界,口音纯正并不是必须的,常用词的词汇储备,让人听得懂的发音程度,生动的肢体语言,脸皮厚。

【班长】口音不是要命的事儿, 但我开始注重口音, 是因为, 我发现一个英文单词我会念了, 我就记下来了. 但是, 抄拼写的记不下来, 于是就开始抠语音, 觉得反正都耗时间了, 不如说的好一点. 然后就慢慢的较真儿了.

  • 关于读外文书

    【糖糖糖】:我读的英语专业书多,就进化成只有读专业书时才效率速度快的奇形种,反而读通俗小说时经常抓不住points。
    【班长】我读本专业 的书 和 英文的霸道总裁文 就特别快, 但比如瓦尔登湖,查词从头查到尾。建议大家从英文小艳本开始看, 或者小的总裁文。不用为了读有意义的书而读有意义的书,让自己快乐快乐才是意义. 用自己喜欢的东西当资源最好了。建议没有被墙的小伙伴,直接在 play store or apple store里找英文小说。
    【曼殊】直接读原著,被虐一两本书,踏过心理障碍坎,习惯了就好。
    【钰玲】根據自己喜好讀是最易堅持的方法。
    【holt】根据兴趣看的书速度都不一样。

  • 七嘴八舌

    【大猫】说或写比听和读复杂很多,因为同时处理两件事情:英语+内容。口语也应该跟写作一样事先准备,要跟别人讲的日常口语也可以自己先写个剧本,先预演起来。
    推荐《英语口语红宝书》口语教材,解决二外口语中的两个问题:在不同场合下正式,非正式口语如何选择;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多种方式。使用方法:无需通读,每次交流前根据情景,目的,从书里找内容预习并收录进自己口语常用手册。

  • 【ziyan】thirty fifty 这种以十为计的 “ty” 里面都发“d”不发 “t”。

关于口语学习的总结

  1. 注意音标.
  2. 听发音.
  3. 一定要模仿, 一定要念出来. 慢则半年吧. 基本一张嘴就能发正确的音了. 每天念十个词...

#INFO# No.16 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走直线?_v150921.0

Sept.21, 2015 By @YixuanFranco

Franco, 代表兰兰做开智一刻.

欧几里得平面几何五条公理第一条: 从一点向另一点可以引一条直线。【1】
而洛伦兹告诉我们: 在现实生活中, 两点之间, 曲线最短.

unnamed

  • OAY 是学员想走的路.

  • OBY 是导师想让学员走的路.

    今天有学员提出: 优秀导师是可以猜测到学生的需要,从让学生思考和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中找到 学习效率最大化 途径。总结一下就是: 为什么我们不走直线呢?

    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 学习效率最大化 这个词到底指代的什么呢? 【2】

    • 快速的记下一堆知识?
    • 快速的完成 Project?
    • 让导师快速的带你过一遍 "专业术语"?
    • 快速的让导师帮你总结出每一个坑你是怎么摔倒的?

Python 课程的本质.【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要明白这个课程的意义所在: 如何让学员学会编程思维.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课程分为两类: 教育和培训.

  • 教育改变人的思维模式.
  • 培训改变人的行为模式.

编程, 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的高度结合. 而不是 信息, 单纯的分为知道和不知道.

【4】

这就好比挖竹笋. 竹笋埋在地底时, 从表面看, 几乎看不出什么征兆. 只有十分有经验的人, 才能看出哪里有竹笋, 哪里没有.

导师当然单纯的告知你, 这里有竹笋, 去这里挖. 那么, 导师走了之后呢? 你能看出哪里有竹笋了吗? 不能.

为什么不能呢? 【4~5】

  • 没有锻炼出思维模式.
    • 土地表面有什么代表底下有竹笋呢?
    • 什么区域里可能有竹笋呢?
    • 什么季节会有竹笋呢?
  • 没有锻炼出行为模式.
    • 我应该拿着什么样的工具去挖竹笋呢?
    • 我应该用多大力气才能不挖坏竹笋呢?
    • 我大概挖到多深就能确定这个地方有或没有竹笋了呢?

这就是 之间的差别.


解答【酌情说 6】

  1. 问: 为什么, 你觉得你都快被淹死了, 导师还不给你扔救生圈?
    • 答: *因为导师知道, 你还没快被淹死. *
    • 再坚持一会, 多喝几口水, 你也许就学会游泳了.
    • 现在扔给你救生圈, 你也许觉得舒服, 但你很可能会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 一次重要的锻炼机会.
  2. 问: 救生圈那么有用, 为什么你还要忍着呛水的痛苦去学游泳?
    • 答: 因为这样, 就算没有救生圈, 你也不会淹死.
    • 编程是 思维模式 + 行为模式 的总和. 需要长期的、大量的训练.
    • 大妈在 Q&A 环节中提到, 要想成为高手, 你要单独的完成 十万行以上 的代码. 在这个过程中, 你会遇到无数个问题; 需要解决无数的问题.
    • 仔细思考一下, 念书时期, 好学生和坏学生的 本质区别 在哪里?
    • 是单纯的好学生比坏学生知道的多吗? 并不是.
    • 而是好学生比坏学生更知道 自己哪里不会. 而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 不知道自己哪里会, 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会. 所以在 学习和复习 的时候, 没有重点. 乱的一塌糊涂.
    • 所以: 知道自己哪里不会, 问对的问题. 是编程思维的本质.

*这个坑, 你现在不跨, 迟早要跨. 所以不如现在跨. *

请参考上面的提问方式, 做出 好的提问.

  1. 什么是好的提问.【7】
    • 有诚意的、认真的提问, 统称为好的提问!
  2. 什么叫有诚意?
    • 你真的想知道吗? 还是随便问问? 在开口之前, 你自己去尝试解决了吗? 结果是什么? 如果不能解决, 你猜想的原因是什么?
  3. 什么叫认真?
    • 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就叫认真. 详细的在问题中写出自己 已经尝试过的办法. 写出失败的反馈.
  4. 反思一下: 如果把这些步骤都做了, 问题还没有解决. 应该怎么做?
    • 自信的打开你的邮件列表.
    • 写出你的问题.
    • 写出你的诚意.
    • 写出你的认真.
    • Wait there, your answer is on its way.

【8】 备用 语音 份额.

#TOOL# 开智一刻 话题发起者组织流程_v150926.0

话题发起阶段

话题筹备阶段

  • 1.组建开智一刻筹备微信群,人员包括:
    • 运营小组对接人员、内容集展小组对接人员,此两位人员由运营对接人员负责拉入群
    • 参与者(名额最多只有五名)
  • 2.话题发起者准备预告内容,确认ok后发到群内提前一天预热
    预告内容格式参考:

「开智一刻」 No.17 预告: 让科学研究的解读更科学

话题发起人:糖糖糖TLJ

博士在生,而却生不出中……

研究领域是儿童学习障碍,论文是计算机认知建模相关,都比较偏门,还好有一些略懂的东西,所以拿个解读科学研究的题目来充充门面:)

分享内容

时间如此珍贵的今天,如何利用科学研究来为自己提供信息?

科学研究的解读应该怎样多留一个心眼,知道其局限在哪里,复杂性何来,如何与未知共处。

通过心理学相关的学科入手,从基因、神经、认知、行为与环境层面逐一吐槽,最后以数学、复杂科学和网络科学的重要性收尾。

总之,努力做到供君一乐,乐后苦恼。

时间:

9月28日 20:00-20:40

由于发起者自身是教育和认知心理学出身,基因遗传和神经科学大多都是自学,希望有补其之短的群友参与。此外,欢迎具有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相关基础的群友参与。

报名请戳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GKjnh0 , 名额最多只有 5 个哦。

PS.
希望在分享过程中群友不要干扰时间线。除了分享者的8段语音,其它讨论用文字进行。
参与者讨论结束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 3.分享开始前需要确定内容整理志愿者
    • 内容整理需要在分享第二天内整理好
    • 内容整理的格式请参照:
  • 4.提前做好主要文字稿、图片,每个语音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保证发言的连贯性。

分享开始阶段:

  • 提前5分钟登录微信网页版,以方便快速打字
  • 在活动准备开始,最后一次发送预告和玩法前,发送统一口令 ,这样以后通过统一口令来检索定位开智一刻的内容
    • 口令统一为: #Go#「开智一刻」No. 场次+标题。之后再开始发活动预告和活动玩法。
  • 语音发送完后,若大家没有及时反应,可抛出问题引起讨论,自然过渡,比如发文字“关于XXX话题,我简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不知道5位参与者想进一步聊聊哪些话题?
  • 注意讨论的时间控制,一般在活动开始40分钟左右发「END」口令,方便有事的群友及时撤退
  • 结束的时候如果快要结束话题,建议做个小总结,今晚的要点是什么,大家讨论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意外收获之类的,期待大家继续讨论什么等等
  • 注意「END」口令是在讨论结束之后发,而不是分享者语音发完之后
  • 结尾可用“今天讨论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几位主意参与者看还有什么问题想要讨论,没有的话我们今晚的开智一刻就先到这里,欢迎其它群友一起加入讨论~”

话题总结阶段:

  • 群内讨论结束后若参与者还有兴趣讨论,可在筹备群中继续讨论
  • 内容的整理以及后续的讨论内容,均在Gitbub 中进行,具体操作为:

#TOOL# 开智一刻 话题参与者活动流程_v150926.0 #

话题发起阶段

  • 参与通过表单报名参与开智一刻
    每次表单不同,此表单链接由运营小组负责建立
  • 加入开智一刻筹备群

话题筹备阶段

  • 根据话题发起人提前放出的资料,思考自己的问题
  • 积极参与群内话题预热

话题分享阶段:

  • 提前10分钟登录好微信网页版,以方便快速打字
  • 话题发起者语音分享完毕后,配合现场情况,积极提问

话题总结阶段:

  • 群内讨论结束后若参与者还有兴趣讨论,可在筹备群中继续讨论
  • 内容的整理以及后续的讨论内容,均在Gitbub 中进行,具体操作为:
    • 在Moment 下新建一个Issue: 格式: #TAG# 使用对象.文档内容_v日期.版本号

#INFO# No.7翻转教学_v150909.0

开智一刻 8 句话分享

参与者: 言夕、张晓芳、Rusel、Mingyi、达达

个人介绍

开智 Python 第一期零基础学员。

  • 做过两种 PM
  • 偶尔也写豆瓣 ID: 弓和箭

【1】土鸡汤

序言: 今天分享的内容不是万精油, 也不是神丹妙药。 是 3.15 参加开智 PYthon 旗舰班之后的感受和自己经过的思考变化。 很多分享的道路和事实, 大家从来都不缺, 甚至说大家也通过某种渠道在一直知道这些信息。 就像大家上 MOOC 「哈佛幸福课」 一样, 道理很简单, 没有精巧的设计更没有一种谈奇。 有的是, 只是一个人在一种事情上面的个人感觉。 这段话主要是为了控制期望值。 接下来回到翻转教学? 首先, 我想知道, 一般人所认为的翻转教学应该是什么? 然后, 为什么需要翻转? 最后, 不翻转和翻转的区别是什么? 事实上, 分享的事情自始终都是围绕这么一些事情。

互动环节, 三个小设问

【2】传统

  • 翻转课堂 1min
    • 传统教
      • 讲解
      • 步骤
    • 传统学
      • 固定结果的反复练习

从小到大, 或许说, 包括现在。 传统的教学从来不会因为渠道的改变而随便改变。 小时候到大学有老师讲课, 会上网之后有 mooc, 工作之后还有带你的师傅。 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说, 传统教学的意义和本质的趋同。 是追求某一种结果的单独目标。 在既定的道路, 让每个人走的更加有效率。 重点在讲授, 无论是当面, 网络, 言传, 都是讲授的媒体不同。 就算现在有了互联网, 并不能让我们学习变的更加有效率。 有 YC 创业课的第一课到最后一课的比例几乎就可以知道这点。

【3】真心不想翻

  • 翻转的本质
    • 自身的出发点
      • 寻找知识的本质 1min
      • 而非答案 1min

举例: Python 编程课的本质不是找答案, 而是拥有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 自证答案的能力, 可复用的能力, 会给「小黄鸭」讲故事

  • 翻转的痛苦 1min
    • 自身拥有极大自主权
    • 当然, 自律也重要

正因为没有确定, 才是翻转的困难。 和高中到大学的相似在于看似的自由实际上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 要不, 历史上也不会出一个曾国藩。 那么, 翻转的本意除了自己习得, 还有自我解释, 还能别人听懂。 那么, 这个可以参考的学习技巧「费曼技巧」。 除了之外, 如果让自己有主观能动性包括时间管理、 思维管理、 精力管理、 知识管理又是另外一个领域。 那么, 最小支点则是, 这件事情能做多久。

  • 翻转的结果
    • 思维的翻转
      • 姿势
      • 训练
      • 技法
      • 心法

翻转的结果, 其实很简单。 就是给自己造一个实验室。 在里面记录, 研究, 迭代, 不断记录, 不断研究。 除了这些基本的品质之外能达到之后, 再运用同济压力被动式的进步。

【4】翻来覆去

  • 翻转的 TIPS
    • 自己就是一个实验场
      • 倒腾自己
      • 肌肉记忆
      • learning how to learn

关于翻转的技巧非常多。 可是「技法有限, 心法无限」。 所以, 最后, 只说心法。 打破自己的标签认知, 用行动迭代。

How

如何轻松自我翻转教学, 可以从自己想入手的任何领域。 重点在于可交付, 可输出, 作品。

  • 写给自己的教程, 可复用
  • 开源自己的作品, 参与

更进一步

  • 同济
  • 导师
  • 线下
  • 协同

终极的翻转就是「拥有自我做主的能力」, 才是打开世界钥匙的开始。


作业:

参加的五位小伙伴设计自己的翻转教学任务

#INFO# No.2如何为自己建一所大学?_v150828.0

如果你恰巧没赶上开智青年群内的这次讨论,没关系,欢迎继续在这里进行异步沟通——
本文档可以多人同时编辑,移动端打开点击你想增补发言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修改,欢迎你继续发表看法哟,在网页版打开还可以直接标注任何你想评论的内容~

本次话题发起人:@yusheng
参与者:@牧野,@stella还在想昵称,@姗子,@4+,@珊姗
内容整理:@姗子

活动预告

「开智一刻」No.2 如何为自己建一所大学?
跨专业的文科生,半路出家的自由口译员 @yusheng 邀你讨论 低起点学生如何玩转大学生活~
时间:8月28日晚上9:00-9:30

如果你:
1.有玩转大学的念想
2.是有志青年,对大学教育现状有不满,想努力做出变革

满足其一,主要话题参与者就是你!(每个参与者在分享后需要提问互动)
确定能参与者,戳表单报名,http://form.mikecrm.com/f.php?t=JdDtnN 主要参与者名额只有5个,手快有手慢无。

PS.
分享活动以分享者和主要参与者为主,希望其他群友在分享过程中不要干扰时间线。
讨论结束分享者发「end 」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参与者介绍

@牧野,经济学在读,**交换半年,喜欢调酒和乐团
期待有机会分享一下社团和投资的思考和收获,想讨论股票模拟盘和外汇模拟盘的操作问题。

@stella还在想昵称,学心理的小逗比,一直在认识自己的路上
期待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克服拖延的经历;经常做一些独立选择,我是如何做的;学校常有不对你胃口的老师,你如何从他们身上get尽可能多的东西;和开智的缘起(自己是如何探索自己的微环境的)~

@姗子,爱笑、爱学习、爱生活的女汉子一枚
大一、大二经历: 大一,跌入低谷,埋入尘埃。大二,懵懂实践,遇见自我。
从迷茫、自卑、封闭逐渐转变为坚定、自信、开朗。六位导师,开启我自律、好奇、自信、坚持、分享、思维之旅;四次挫折,引导我实践以及思考学习、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
大三、大四规划: 大三,我给自己定下的基调是静心沉淀,修炼内功,工作日疯狂学习,周末疯狂玩耍;大四,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尽情试错,无所畏惧,梦想还是要有的,test my limit~

@4+,93末生,不作死才会死的文艺女青年代表,愿成为一名跨界打劫者
大一想"读万卷书",豆瓣统计年阅读量123本。大二想"行万里路",于是自助去了6个国家15个地区。大三想"识人无数",参加各种社会组织,趁早读书会,罗辑思维会员,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开智青年群等等。在校园杂志社干了三年,从小部员做到主编;做过校园微博大号,办线上线下活动;和小伙伴注册了公司,做企业VI设计和商业摄影的AE;组队参加国际广告比赛,拍小片子;参与趁早读书会日常运营;合伙厦门一家咖啡馆,主力活动策划。常在外厮混的同时功课过得去,保持每学期都有奖学金。开学大四,未来见。

@珊姗,不想混体育圈的管理学人不是好心理咨询师。
好奇心强,热爱探索一切已知与未知。目前在阳老公司实习,负责爱银发项目。欢迎对养老产业或是老年人、阿兹海默症感兴趣的朋友们和她联系~

分享and互动讨论

目录
环境篇
应对大学环境限制
自己的时间VS无聊的课堂
技能篇
如何锻炼一技之长
如何战胜拖延
规划篇
晒一晒规划
如何制定大学规划
如何对规划进行复盘
总结篇

环境篇之应对大学环境限制

当你已然进入了错误的系统,如何为自己选择一个正确的扳本方式,实现成功逆袭?

  • 在规矩中自在
  • 了解大学中什么是你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确保拿到毕业证。
  • 突破局限,以社会的坐标考量自己
  • 打破恶循环,抵抗错误信息的连环系统,保护自己心态
  • 转换环境,跳出学校限制,寻找更多可能
  • 出国留学
  • 跳出校园,参与活动
  • 充分利用城市资源(补充比较好的城市资源)
    • 举例: @4+ 我的学校地理之偏僻,交通之不便大概是名列前茅的,不过我依旧每周跨海去厦门岛内活动,每月大概出省一次,去旅行或者别的城市上课。没钱&没时间的永恒话题,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达成的。时间可以通过排课,请假,拼周末,最不济还能翘课。没钱也阻挡不了,网上联系沙发主,做沙发客,住青旅省钱,赚外快,减少一些消费。一不小心还收获很多别的,比如发现很有料的人请回学校开分享会,认识的很多人后来变成我们公司客户(为社团和校外小店设计和给公司设计的区别。),课外组织学的很好的帮助了我的课业内学习,社会上的总是比学校超前嘛,生存能力突发事件应对都很有长进。

环境篇之自己的时间VS无聊的课程

  • 一味妥协以及单纯逃离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深挖课堂价值
  • 保持谦逊的心态,善于发掘长处
  • 通过查询官网、阅读相关书籍以及提前观察,了解课程以及授课教师
  • 积极参与课堂,power你的老师
  • 通过邮件,保持与教师的沟通以及联络
  • 勇于探索兴趣
  • 其他院校蹭课(@珊珊)
  • 外出实习(@余姗)

技能篇之如何锻炼一技之长

  • 一技之长是你立足的基点,也是你探索世界的开端
  • 主动打开与社会对话的窗口,积累正反馈
    • 举例:@yusheng 我朋友的例子:通过参加英语辩论赛,周游了很多国家;表面不靠谱的geek, 通过参加网络安全对抗赛与世界对话,创办网络安全科技公司。我自己喜欢语言,坚持练习口译技能,通过口译这一技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善用网络,学会借助外力

举例:@yusheng:以我自己为例子,我的矛盾点在于在我想学习口译的时候,大学周围的学习环境并没有那么多支持,通过网络与社会组织链接,与行业内活跃的口译员老师交流,不断的练习,自愿提供免费翻译服务来学习,以求获得来自社群的反馈指导来获得提高。

资源补充:再次附上oliverding老师的推荐豆列:善用网络三部曲 @ 开智青年http://www.douban.com/doulist/37317987/

短时间内浸泡在该学科如海一般的各种资料,多实践

  • 举例:@珊珊 被刀刀魏男神美貌与智慧折服,大一的时候半年看完市面上几乎所有记忆里有关的书,对记忆、记忆术有了比较深入系统的了解。大二(就是今年上半年)报名参加创业大赛,为了准备比赛看完了市面上大部分和创业有关的书籍;为了更好的做ppt展示看完了能搜索到的一切keynote教程,然后直接去实践做比赛的keynote,最后拿到第一名,也忽悠到一笔大额投资(没敢要,后来来阳老这里实习了)[偷笑]

从源头开始,谨慎选择

  • 举例选专业:@stella:从源头开始,选择专业就不能太偏离自己的本心,尽量围绕自己选择的核心打转。实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去选定几个备选领域试错。我自己学的心理学,有点像万金油的专业,学了两年,它给我的更多的是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视角,虽然称不上一技之长但起码乐在其中了。
  • 举例选技能:@牧野:一技之长大概都是做的多了手熟,所以重点应该在你选择什么技术。 比如说我们上学期学证券投资的时候,就会每个人做两个模拟盘账户,每天做复盘,自然而言了解到很多不错的公微号,雪球的大v,不错的书,对比别人也能增长很多经验。在这个方向大概小结复盘比较重要

榜样的作用以鼓励

  • 尽可能接近榜样
    举例:@余姗|Sandy,在大一的时候,我无意间上了一门《演讲与口才课》,认识了张萌,当时就心里就一个感觉,怎么会有这么符合我未来目标的人呐,然后大二就跟着她实习了,这一份实习主要是找人,尽可能地接近榜样,观察她,创造机会和她沟通。
  • 有技巧地模仿
    举例:@余姗|sandy 张萌(前boss)有很强大的演讲魅力,而我是不太敢当众发言的,于是我每一次举办活动都会悄悄观察分析以及模仿一下她的言行举止,在心里对比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为什么她会这样做,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为什么会……

技能篇之如何战胜拖延

  • 战拖路上药不能停,通往牛逼的路上,必不可少。
  • 重新认识拖延 @余姗|Sandy
    • 拖延引人反思梦想:反问自己——这件事,真的是你真心想要做的么?
    • 拖延是了解自己的切入点:看见情绪,还原事实,联想初心以及设置行动步骤
    • 拖延在告诉你,你的任务要增加一点儿难度啦:设置deadline,压缩时间;提高完成要求;提前对人承诺
    • 拖延有时候就是想太多:不理会想法和思绪,做了再说。
  • 拖延告诉你,less is more:真正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目标最重要的事情上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 @stella: 首先必须面对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接纳不完美的无力的自己。eg:期末考试周,面临写作班和云心课堂的选择,最终挑战与能力不相当,所以drop了云心课堂。 对事情保持敏感,切忌用对的方式做不那么对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关于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首先要把自己不喜欢做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好。我就想着赶紧把作业什么的做完,然后周末赶紧可以赶我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完成大于完美,快速迭代可以快速优化你的行动、提高效率。比如微信春晚,如果之前快速迭代几次,开智的微信春晚也许会更完美
    给自己一个最小行动力,先做起来
  • @4+ 不要给自己设定边界;三分钟热度并不可怕。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很多事情就是一腔热情开的口子,给自己一个最小行动力,先做起来。我做校园微博,买到单反第三天我就上街搭讪陌生人拍照(类似人在纽约那种聊天加街拍),一开始的确很烂,后来慢慢掌握门道。没有要做微博号这个事件推动,学习摄影这项可能又被无限拖延。

规划篇之晒一晒规划

一个一个的规划,正是一份一份的美好愿景,背后都有着一刻不安于平庸,躁动不已的青春的心
看完开智正典

  • @珊珊 后两年的规划:和拖拖一起看完108本开智正典,并用微信号+博客的形式分享出去,同侪压力逼迫自己output!大三闭关修炼,大四准学术女
  • @stella:大一也是行万里路(爬山、露宿、在山上被陌生人收留、在宏村被骗等等等等)大二想做公益、青年活动(做自闭症项目、公益创业)大三(舍弃社团学生会的角色,决定闭关,和姗姗两年内读完开智正典)大四(可能变成准学术女了吧。。)

重新思考未来方向

@yusheng:其实,我后来并没有在自由译者的路上走下去了,因为我通过实践就发现,我对一个项目欲望并不停留在做好沟通者的角色上,我会思考更多,我有想法要表达。对于我而言也是尝试错的过程。不过也是要自己完整做过,才会更加了解自己。试错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社会的认可 两个维度作为参考。大三,精心沉淀,大四,拥抱社会,毕业gap year

@余姗|Sandy:走到大二,再回头看自己的大学,才慢慢梳理了一下基本线路。大一,跌入低谷,埋入尘埃;大二,懵懂实践,遇见自我;有了前两年的探索,才开始制定后来的计划和方向。大三,我给自己定下的基调是静心沉淀,修炼内功,工作日疯狂学习,周末疯狂玩耍;大四,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通过实习,充分融入社会,尽情试错,test my limit~ 大四结束之后计划开启间隔年,不过目前还在思考当中,欢迎有类似想法的和我交流。

考虑继续蹭课生涯@牧野:大学之内的话,我认识过有的人大一大二比较闲,就把全校课表研究了一下,自己喜欢的大部分课都蹭了一遍,大学提供蹭课服务还是很棒的,不过这个缺点就是费时。说起来以前看小说讲可以跨越城市去各种大学蹭课,其实也是有可行性的。

规划篇之如何进行大学规划

  • 要做的事情那么多,如何为自己订一份合理的规划呢?
  • 设定每年关键词
    • @4+ 四年的路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是走着走着回头看,噢,是这样啊。当然会有一些设想,像有一点我和阳老一样,会设定每年的关键词。关于未来,我和大家一样,也迷茫着呢。
    • @stella 同意4+ 规划赶不上变化,觉得在探索的时候有一个大致的关键词、保持对自己对环境的敏感,时时复盘,不偏离初心很重要。
      给自己定一些底线
  • @牧野我觉得大学期间首先你要给自己定一些底线,比如说要谈谈恋爱,玩玩社团,绩点不能太低,偶尔多做做活动也不错,在这个基础上在考虑其他的

规划篇之如何对规划进行复盘

  • 前进的路上,走着走着就会偏离方向,怎样通过复盘,让自己始终走在通向目标之路上?
  • 构建自己的系统,以终为始
    @余姗|Sandy:对于总结和复盘,我自己一直觉得需要以终为始。 所以一直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系统,系统提升而不是零碎,可以极大地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 计划总结系统,日-周-月-百天计划总结;
    • 每日固定作息时间,将习惯融汇其中;
    • 构建知识体系,系统化思考;
    • 构建个人学习圈,学友,导师,社区;
    • 个人品牌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输出平台;
    • 关于成长系统操作方式
    • 事情会提前考虑在最终的体系中如何安置,希望系统提高。
      还在完善中,轻拍:https://workflowy.com/s/4NvSKNWJZl

坚持原则,参照原则反思行为

@余姗|Sandy努力坚持的原则:系统提高,言行一致,以终为始,小步快走,温和坚持,自信无畏
坚持记录成长经历,“i+1”原则

@4+ 个人会用效率手册,印象笔记,写月总结,年总结。这又牵扯到后面的[由易到难],冲动在生日那天(12月31)前总结下高三到大一这一年的变化,写的很不怎么样,好歹图书馆系统和豆瓣有读书和电影的记录,才发现记录很重要。后来加入读书会和开个人公众号,写月总结,发现很多事也是想不起来的。用了效率手册(以天为单位),和勤发朋友圈,月末翻一下就能回忆出这个月是怎样度过的。也许未来因为需要会有周计划或者什么的,但是如果一开始我就想着“要每天总结,每月总结,每年总结”,这个强度一定会让我很快放弃。“i+1”适用于各个领域。记录让时间看得见。

总结篇

终于到了总结的时刻,想想好激动啊
@yusheng:我自己再总结一下哈,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安身立命的技能,这个技能是可以在学生时代不断的试错的。但是一定要结合社会的需求。感谢同伴的分享。探索世界的地图在自己的心中。心没有围墙,大学就没有围墙。勇敢做出自己的尝试就好。通过自我教育,善用城市社群网络资源,打造自己的大学。各位加油!谢谢参加今天晚上的讨论~

@stella
网络联结(社群、ted、mooc等)弥补自己的时空劣势
借助大学城的资源(经常去南大蹭心理学系的讲座去听)
抓住老师【经常和系里的老师邮件往来,还有几个男神:阳老、采铜(这两个男神抱得比较紧[偷笑])
自己的微环境【少吐槽多和朋友聊三观、朋友是很好的老师 】
养成一个坚持的习惯,习惯像是一种仪式,提醒自己还在【eg我是天天去图书馆、一周跑三次(这习惯还在养成中)
多和自己对话不断认识自己 这样不易偏离本心 【关于自信】多丢脸 多逗比 多自黑[害羞]

资料延展篇

少年,既然目标是星辰大海,必须看这里!

  • Oliverding:【新四年】网站,当时我有很多想法、实践,现在可以复盘看看。http://www.xinsinian.com/ 重点看这里的两份幻灯 片:http://www.xinsinian.com/2013/09/05/2012-2013/
  • 阳志平:顺便为今晚活动放一篇老文章。[不上大学,你可以学些什么? - 阳志平的网志]http://www.yangzhiping.com/psy/open-classroom.html 希望大家未来真的建设出一个新的在线大学出来。现在在线教育还比较火。融资最多的一起作业网、**主流的教育投资商都在开智社群了。网易云课堂、好未来、网龙。它也是一个未来十年的热门产业。

#INFO# No.12 建造中文屋子:自然语言的理解与生成_v150916.0

话题发起人:

Mew 在一个岛上读着博。什么都知道一点儿。

分享内容:

Siri,Cortana,
小冰,DreamWriter……
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让人眼花缭乱,
让人浮想联翩。
文本怎能被分解,
机器又何以读写。
技术将往何处去,
会遇到何种艰险。

时间:9月16日 20:00-20:30

欢迎对人工智能有兴趣或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朋友一起分享!

确定能参与者,戳表单报名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0eUTxS

PS. 分享活动以分享者和主要参与者为主,希望其他群友在分享过程中不要干扰时间线. 除了分享者的8短语音,其它讨论用文字进行.
讨论结束分享者发'end '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内容整理

#INFO# No.6 英语千层饼,先吃哪几层?_v150908.0

如果你恰巧没赶上开智青年群内的这次讨论,没关系,欢迎继续在这里进行异步沟通——
本文档可以多人同时编辑,移动端打开点击你想增补发言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修改,欢迎你继续发表看法哟,在网页版打开还可以直接标注任何你想评论的内容~

本次话题发起人:@xiaoou 小欧
参与者:@陈沓与张衡玉,@flyink @长沙,@無鋒,@小饭勺,@ziyan
内容整理:@ziyan

活动预告

『开智一刻』No.6 英语千层饼,先吃哪几层?

如何在读英文原著的同时,加深对不熟悉单词的记忆?
如何让自己可以在 1 个小时里背上 200 个单词?
如何翻译 TED 演讲?
今晚,@xiaoou 小欧 与您分享: 英语千层饼,先吃哪几层?

分享者:陈小欧(在群里我叫 Xiaoou)现在美国留学,今年大一。TED 每日忠实观众,翻译过二三十部 TED Talk。熟悉 Mac 上常备快捷键技能,用起来让人眼花缭乱。坚持每天读书看报记笔记。

时间:9 月 8 日 22:00-22:30

欢迎爱学习爱英语的小伙伴参加讨论!

语音过后,大家可以自由提问,方向不限。期间 小欧 会穿插图片作为辅助材料。也欢迎 5 位主要参与者准备一下关于自己相关图片,影音等资料。
感兴趣的小伙伴戳表单报名参与,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f.php?t=1b9kvQ ,名额只有 5 个哟。

PS.
分享活动以分享者和主要参与者为主,希望其他群友在分享过程中不要干扰时间线。除了分享者的 8 短语音,其它讨论用文字进行。
讨论结束分享者发「end 」后,其他群友可以再进行主题相关提问和分享。

参与者介绍

@陈沓与张衡玉:Python 程序员
@flyink @长沙:爱科普、爱科幻、爱平面设计、爱自动化脚本
@無鋒:爱学习、乐分享
@小饭勺:单身
@ziyan:科技 x 艺术,跨领域沟通

分享 and 互动讨论

| 先来一点鸡血?
@xiaoou 小欧:首先呢,学习英语需要点激情。小学时参加过两次李阳疯狂英语夏令营,对我影响颇深。在夏令营,早中晚狂吼英语,要背完一篇文章才可以吃饭睡觉。当时想真是自讨苦吃。那时李阳最喜欢说一句话 “花钱买累!”。我觉得更应该是花钱买了学习的激情!把英语从嘴里吼出来是起点第⼀步。
@牛江浦:语音 语法 词汇都是基础;再往上是听说读写。

| 第一层:单词

@xiaoou 小欧:初期英语学习该如何分配背单词和读书时间?
其实学英语和学汉语是一个道理,先识字后读书。所以想读懂书,得先背单词。想当初,准备出国读书前的一年,昏天黑地背单词。一年了,班上同学还没有认全就⾛了,单词书是已被我翻得⾯目全非,可是呢,问题出来了,光顾背单词了,文章读不懂了。我终于意识到,读书和单词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单词积累时期的话,背单词和读英⽂文章的时间分配应该 7:3,这样就不至于背了单词还是个⽂盲,⽽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xiaoou 小欧:如何做到 1 小时背 200 个单词?
其实没有神功
在做到这件事之前我们需要有大概 8000 的单词储备,接下来我们就要将之前的时间分配反过来变成阅读占 7 成,背单词占 3 成。原理呢很简单,和我们学习语⽂一个道理,学会了汉字,后⾯很多的学习内容都是自读自学了。概括一下就是“单词书领你进门,修行就靠个⼈了。”
1 ⼩时背 200 个单词的秘密
首先你得有个阅读器,或者手机上有个阅读软件,Kindle 最为推荐,哪⾥不会点哪⾥,⾮常⾼效。然后找到⼀本英⽂原著,我推荐⼤家读 18-20 世纪的 classical literature。个人的第⼀本 classic 原著是《傲慢与偏⻅》,⾮常喜欢,电影也不错。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弗兰克斯坦》《呼啸⼭庄》《双城记》《雾都孤儿》。等会我会给⼤家发一个书单,全是优秀的古典名著。
关键的到了
书有了,那么怎么读这些书呢?
凡是遇到不会的单词,一定要查,⽤心记,但是呢,⼀定不要为了那个单词花超过1分钟的时间。在 Kindle 上点⼀点意思出来后,找到符合的那个意思,将句子意思梳理通畅就可以⽴刻过去了。
你不⽤担心就此和这个单词永别了。因为一位作者为了保持小说的风格一致性,很多相同的单词会分布在书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只要你遇到不清楚或不会的词,不管你以前查过还是没有查过,就用手点一点,像前面说的⼀样,继续往下读。一定要记住,查的时候得⽤心记⼀下,但不要超过 1 分钟,30 秒最好。
当你⽤这样的⽅法将三本古典文学读完之后,再拿起单词书背的时候,你会发现⼤部分词都非常熟悉,虽然你仍然有可能看到它们却想不出来它们的具体意思,但是此时你会发现你完全有了在 1 ⼩时⾥消灭 200 个单词的能⼒。

@xiaoou 小欧:经过反复的视觉上的刺激(同一个单词出现很多遍),和思维上的巩固(放到句子中理解),之后在单词书中有可能说不出意思,但是这时你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再背的话,就很轻松。

@萱小璧. ོYixuan:我前天推荐的那本书《单词社交网络》, 其实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教你背单词。他们叫链序法 & 内循环重复记忆法:一个单词在不同的位置看 2 遍,等于在同一个位置看 10 遍。

@钟佳辰:非常赞同要结合到文章里面理解单词的意思。我尝试过杨鹏的 17 天背 GRE 法,非常累,心理上非常的抗拒。背完之后由于效果不好,看文章还是不太懂。

@xiaoou 小欧:其次还要补充一下读这些古典文学的一些基本功要求。你的语法⼀定要好,至少你得知道主谓宾定状补是啥。读古典名著前⼀定要把主谓宾定状补全给分清楚,因为古典文学虽然用的是非常现代的英语词汇,但是句法结构很复杂,非常考验你的功底,可以快速提升你的能⼒。刚开始读古典名著的时候,每读一句话都要把句子的成分分析出来,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等等,这一点很重要,对于语感培养有很大帮助。刚开始会很慢很慢,也许⼀⻚纸得花上两个小时才能分析清楚,当你越来越熟之后,句子的结构分析就变成心理学所说的系统意义的条件反射了。

@小饭勺:我的经历也是要从阅读入手熟悉单词,背过几次单词书没多长时间就忘记了,可是语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第二层:语法

@xiaoou 小欧:因为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所以语法是我们认知英语句子结构和深层逻辑的一个起点,会英语的确不一定需要很强的语法,但是如果想把英语体味好,必须先把语法学好。比如 for 和 of 之间的差别,of 在不同情况下细微的意思不同,不弄清楚语法就很容易混淆,被别人提出质疑的时候,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应该用 for 还是 of 了。语法的话,其实做选择题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呢这会比较费时间。所以,你可以先知道最基本的主谓宾定状补的基本功能,然后慢慢放到书中去套,找到主语,找到谓语,找到宾语,然后看看都有什么修饰成分在里面,这样边读边学习语法。但是想要把语法学透,一本系统的语法书还是比较必要的,选择题的联系也蛮重要的。

@阿纪:语法是 foundation,找一本 GRE 难句研究一下就 easy done。

@小饭勺:其实语法和听说是分不开的,文法俱乐部的行文贯彻了叶氏提及的一个语法观点,就是从听话人和说话人的角度出发。听话人在对话时如何低负荷听懂,说话人如何阐明完整意思。林语堂的《开明英文文法》其实师从叶氏,里面有大量讲述语法的创新,比如说话人和讲话人角度还有对比,两本书都对比极多。文中随处可见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希腊语,荷兰语,瑞典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更不必说。还有一些古英语的用例。过去读余光中《翻译乃大道》中《论的的不休》用了很多对比,很有启示,让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学习方法。

| 第三层:阅读

@xiaoou 小欧:书虫系列会简单很多。刚开始不管读什么都会比较费力,你要知道,轻松读懂的东西,都对你能力提升没有什么用。
@阿纪:译文有一个系列,质量比书虫高很多。
@路遥:朱绩崧和葛传椝先生的观点是,以实用文本为先,政、经、科、技、新闻都可以,不要一上来就古典。毕竟是上百年前的文本了。虽然英语变化少,但也不是与今人的表达没有差异。最好是读英美人士新鲜写出来的文本,新闻、论文都很好。
@萱小璧. ོYixuan:@路遥 说的这些也非常有道理。这就是我之前推荐大家可以去看 http://www.chinasmack.com/。1. 讲的都是**时事:我同样用英文说九寨沟和苏必利尔湖,你肯定觉得九寨沟更有亲密感;2. 有大段的中英文对照,会有一个直接的中英文思路对比反馈。

| 第四层:翻译与 TED

@xiaoou 小欧:TED 翻译的话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是第一轮翻译,第二个是 review,第三个是 approval。所以不用担心翻译的不好,因为在 review 的时候会有人帮你改,最后 approval 过后也是修改过很多遍的版本了,到时候你再看看别人怎么帮你改的,你就会发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就像安替老师说的,他之前是靠翻译 Economist 提升英语的。TED Talk 其实是很好的学习英语的材料,每⼀个 talk 的 script,都是⼀篇精彩的⽂章,拿来学习再好不过。翻译 TED Talk 不仅能逼着你把每句话每个词都弄懂,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一箭双雕。另外 TED 翻译群体有很多翻译⼤神,他们的语文功底也很是了得。当你们有幸遇到他们翻译的 talk 时,真的是⼀句翻译的让你⼼服⼝服,这也是对我们语文能⼒的⼀种提升吧。

| 资源推荐

@萱小璧. ོYixuan:《单词社交网络》。
@小饭勺:语法我微薄经验可以贡献。我之前阅读过一些语法书籍,大多都是字典式的,读完也多半忘记了。《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推荐的《赖世雄经典语法》也只不过是讲述的语气轻松有趣,还是没改变其字典本性。而把你英语用起来里另一本推荐的《文法俱乐部》好些,从听话人和说话人的角度出发,重新解释了很多现象。但是后来又遇到几本更好的,奥托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和林语堂的《开明英文文法》。
@路遥:语法我推荐张满胜的《英语语法新思维》。
@萱小璧. ོYixuan:推荐旋元佑的英文文法书...
@冒孙飞:我觉得牛津的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系列不错。
@萱小璧. ོYixuan:第一个最鸡肋,第二个最有用,但是你得会科学上网。第三个最帅,我建议大家看第三个。
How to learn any language in six months: Chris Lonsdale at TEDxLingnanUniversity
My New TEDx Talk: One Simple Method to Learn Any Language
Breaking the language barrier: Tim Doner at TEDxTeen
http://www.bachelorsdegreeonline.com/blog/2011/20-terrific-ted-talks-for-language-lovers/ 推荐这个。跟学语言有关的 TED 集合.

Recommend Projects

  • React photo React

    A declarativ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

  • Vue.js photo Vue.js

    🖖 Vue.js is a progressive, incrementally-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

  •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

  •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

  • Django photo Django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

  • D3 photo D3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 Canvas and HTML. 📊📈🎉

Recommend Topics

  • javascript

    JavaScript (JS)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class functions.

  • web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 New door for the world.

  • server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

  • Machine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

  • Game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 make everyone happy.

Recommend Org

  • Facebook photo Facebook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 NB: members must have two-factor auth.

  •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

  • Google photo Google

    Google ❤️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

  • D3 photo D3

    Data-Driven Documents c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