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er VIP home page Giter VIP logo

developer2gwy's Issues

在职备考中有几个问题想咨询一下

1、在备考过程中总是断断续续,可能过几天再来看的话又会忘记前面的知识点,这个有什么比较好的改进措施嘛?平时的碎片时间如何高效利用起来?
2、事业编、乡镇公务员、省直公务员 这几个职位如何选择?
3、在看完一个模块(如言语)之后 需要做题训练到什么程度(速度、准确率要求)可以进入到下个模块的学习?
4、上岸后还会经常加班吗?
5、体制内的人际关系如何?会不会难以适应?和现在的互联网企业相比?

想请沐沐解答一下,感谢!

如何分享培训机构课程?收费吗?是最新的吗?

D2G 分享所有的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用途,请于 24 小时内删除!

D2G 项目资料,为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于 24 小时内删除!

D2G 项目有 1400+G 的教程、视频、讲义、习题、真题等资料,会有选择的逐步转移到 wiki 上,供大家自取。

但分享具有版权的资料,是具有风险的,也违背 D2G 项目的目的:传播正能量。

可现实情况,很多朋友不知哪些课程适合自己,不能对多机构的课程横向纵向的比较。也存在一些朋友花冤枉钱购买的课程资料不全不新,并将时间花在搜索、挑选、比较上面。这也违背了 D2G 项目的初心:帮助大家高效备考

两项取其轻,关于分享培训机构课程资料,有如下几点原则: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收费!不收费!不收费!
  • wiki 上只放最新最全的资料列表,以及培训机构公开的课程资料的下载链接(保障质量,附上来源)
  • 确实有特殊需求,请加沐沐微信,一起学习分享交流,请按需索取(不会打包一骨碌塞给你,一来你也看不完。二来弱水三千,不如取其一瓢,专注更有效果。三来我们不是卖资料的)
  • 所有资料,请留作自用,留作自用,留作自用,在学习完后,请自觉删除
  • 添加微信,请备注“公考学习交流”,通过时间不确定,请谅解(工作原因),想要交流学习资料,无其他问题,请单刀直入。

感谢前辈提供的宝贵经验,希望还能看到这个项目继续更新!

2023年末才开始明白普通人在互联网行业的局限,当初满怀信心前往杭州的初创公司,从2020年初实习开始便享受到996福报的威力,拿着微薄的薪水,望着看不到尽头的房价,稚嫩时还幻想着能在这里扎根……

对社会的无知导致一路遭遇各种毒打,直到看到前辈们卷出了另一条血路“考公考编”!这是我从未了解过的职业,新的认知仿佛宇宙爆炸一般,一语惊醒梦中人不为过!前辈们无私奉献的经验,无比宝贵珍重!感谢你们!

未来的路大概率也会朝着前辈们的方向前进,希望前辈们有机会常回来 developer2gwy 看看!祝每位前辈工作顺利、家庭美满、幸福健康!!!

是一毕业就进体制内,还是先工作?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职业规划问题,这类问题大多都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但我们可以先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比较下各自优缺点,劣势优势。


一毕业进体制内:

优势

  • 比工作后进入体制内,多几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晋升评级有先发优势
  • 朝九晚五,没有 996、没有内卷、工作轻松、管理人性(是真人性)、福利完善
  • 男生容易解决单身婚姻问题,女生不易遇到人渣
  • 工作环境干净卫生、人际关系较为单纯(没人会与刚毕业的小白玩心机,也没有那个必要和你玩心机)
  • 有社会荣誉感(大白话就是找你办事的不会对你龇牙咧嘴,你也可以没有讨好任何人的需要)
  • 亲朋好友会对未来有种莫名的自豪感、安全感(父慈子孝、深山远亲)

劣势

  • 没有社会经验,刚开始会有点不适应体制的组织性、等级性,困惑各种咬文爵字,难于谨言慎行,困于手头工作
  • 每月拿到手工资与大学生活费没多大差距,可能会有物质焦虑
  • 工作内容单一、繁琐、乏味,可能会萌发怀才不遇、浪费生命的想法
  • **观念容易片面,对人、对社会、对现实会产生些不切实际或者偏激的想法,或好,或坏(何不食肉糜、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鸽子全都白)
  • 没有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后,会吃饱了撑着,胡思乱想,各种如果当初...现在...。也会拉高自己的阈值,变得不愿吃苦,不愿付出,不愿担责
  • 若不自律,容易陷入抽烟、喝酒、打牌、搓麻将的闲圈,若放纵,易成为“五指猪”,无安身立命之长,空剩吹嘘拍马之心

先工作,再进体制

优势:

  • 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能快速上手工作,较快理清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多面的看待人、事、社会与现实
  • 经受过社会毒打,可能更看重其他的东西,而不是每月五斗米,或者吃喝玩乐
  • 更能适应单一的工作内容,更安心享受没有压力的工作和生活
  • 切实体会到社会主义的各项优越性
  • 远离了内卷和精神资本家,心态会从容、淡定,身心健康会更上一层楼
  • 身怀一技之长(不能干事,公司凭什么聘用你),能干事,能干好事,能好干事(感谢资本家的无情剥削,拉高了我们吃苦耐劳的阈值),若不懒,不蠢,不偏激,较容易成为业务骨干,也会不经意间做出彩。

劣势

  • 相对于先进体制内,缺少一定的先发优势,若不加倍努力,可能会一步错过,步步错过

  • 做事为人,可能略显急迫,不经意间,可能会给同事带来压力,给人一个莽撞、冲动、不沉稳的印象

  • 体制外的高效便捷的思维、理念、做法,可能会水土不服,让你好心办坏事,需要一个切换风格的过程

  • 普遍会自嘲自己工资打骨折,若不调整自己,心里会发生化学反应,或更加佛系,或急功近利

  • 不仅需要把握做事的边界,以免能干事,变成都你干,更需要转变工作观念,能者不一定上,能上一定得能

  • 付出沉没成本,例如:

    • 花时间钻研的技术,并无多大用武之地(体制内可能只需要你会用 Excel 一两种函数)
    • 花时间理解吸收的互联网黑话,会被人嫌弃(关于某政策文件的落实例会,你在会上说:“我们应该多角度、多元化拆解文件内容,实现政策文件多端分发、资源跨端联动、延长服务、监督链条、解决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各种痛点,以此赋能此次相关政策的落实落细”。领导凌乱的吐槽道,什么鬼东西,一句话:“将文件学透吃完,然后下发各部门传阅,接着督促落实到位”,不就行了么)(在此吐槽,以前工作时候的黑话,比政策文件八股文更加晦涩难懂,简直不是给人看的,而现在发现,政策文件写的都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 等等

其实,对比后,无论是那种选择,都是优劣互换、好坏互融。

无论你怎么选择,是先进体制内,还是先工作。只要你选择近体制,最终都会与体制内派生的各种疑难杂症做斗争,不仅是要时刻与自己的疥癞之疾做斗争,还要经常与扬汤止沸的事情做斗争。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建议,最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自己的初心,必要时做出取舍。若实在不清不明,迷茫无措,既舍不得芝麻,又舍不得西瓜。那就哪件事先到面前,就全心全意做哪件事吧。

问下

非全日制本科 有学位
事业编 公务员选择性是不是会少很多

在职人员,怎么平衡工作与备考?

在职人员,因为工作的牵扯,普遍有不知如何平衡好工作与备考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 备考断断续续
  • 下班回家葛优躺,无心学习看书刷题
  • 业余时间备考效率不高、成果不明显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

  • 工作压力大,上下班生活难以切割
  • 工作时间长,身心疲惫只想躺
  • 备考方法传统,难以适应工作、生活、学习的穿插切换
  • 备考资料杂乱,不知道从何入手
  • 备考计划指定,过于理想

因此,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 心理上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在职备考注定比全职备考需要兼顾的地方多很多,需要多承担的些压力,需要多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因此,从心理上要接受这种艰辛,学会适应各种因工作导致的意外情况,例如:突然的加班或者出差。
  • 心态上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因为工作,没法保持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的学习备考。这意味着,相对于全职备考的人群来讲,在备考时间上,一定是弱于其的。因此,要有打持久战的心态,不能过于在乎每次考试得失,注重每次学习的质量,学习一个模块,啃下一个模块。最好别经常回头看,重复学。
  • 学会偷懒:既然选择公考,就意味着你决定与现有工作、现有的职业分道扬镳。那么,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学会适当的偷懒,节省自己的心力资源。能不加班,绝不加班,能够摸鱼,各种摸鱼。
  • 改变传统备考模式:学习备考容易陷入到知识点、习题集的海洋中,用精卫填海的方式,一点点喝干这些。这种方式不是不对、效率不高。反而我们觉得这种方式相对于公考来讲,性价比极高。你花半年完整的时间,足以喝完这些海,从而换来一次上岸,旱涝保收一辈子。但是,对于在职备考来说,确是一剂毒药。没有时间持续的投入,最终会陷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窘境。还不如,顺势而为,反正工作暂时丢不掉,那就三天两头去打鱼,捞一个是一个。换句话说,就是要注重单位学习的质量,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 时刻对比,择一而终: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备考的时候,收集很多资料,的确会降低我们的焦虑度。但是,这好比空中楼阁,建议,在备考的初期,广收各种资料,多角度比较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往后就不要换了。
  • 实事求是,针对指定备考计划:所有的计划一定要有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建议不要设置为:“今年国考上岸”,这个目标太空洞了,而且这是结果,不是目的,我们需要的计划,应该是:“中午做一道申论题”、“今晚刷 30 道言语”、“这周看完刷完言语讲义笔记”、“这个月完全搞定资料分析,每周检测,正确率达到 80%”。积少成多、步步为营,从而量变引发质变,达成自己的目标。

最后,我们建议,人这一生,总需要冒险做点什么,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又下了很大的决心,非进体制内不可。何不破釜沉舟逼自己一把,就全职备考了。

而且,我们觉得,上岸的性价比绝对高,花一两年时间(全职备考,保证数量质量,一般半年足以),换取自己一辈子的安稳,这个风险收益比,应该是值得投入的。

如何保证内容的真实可靠性?

就像 README 中,真实性保证这一节所说,资料内容的真实性我们有信心保证,因为吴凡切切实实的在学习,在看,在写,在用。而我们,也会对分享出去的东西,过一遍,把好关,确保资料内容的完整性、时效性、真实性。

工作生活的真实性,也如真实性保证这一节所说,我们只能保证发布内容本身的客观真实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受访者的立场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同时,每个读者立场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感受自然不一样。

因此,D2G 项目的公务员考试的最佳实践指南,需要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按图索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制工作生活的说明手册也需要读者辩证的去看待。

常识怎么准备好?

这个问题是位在职,参加过多次公考,但依旧没有上岸的朋友提出来的。她每次考完,都发现常识的得分率不高,20 道题只有 5 到 8 道作对,而且大多还是蒙对的。

不可否认,行测里面每个模块的得分率都很重要,只有每个模块得分率不低,总体的分数才能得到保障。而常识,相对于其他模块,考察的侧重点不在于对于考点的理解,而是对考点背景知识的积累。换句话说,考的你知道,你就能选对,不知道,就只能靠懵了。

**那么,常识都会考察些什么?**主要有:时政、经济、文史、音艺、科技、生物、物理、地理、法律、民俗等。具体请看:行测知识模块清单

类别很多,知识点很细。其实我们在准备常识这么模块,一定要有收益比思维在里面,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看,什么都学。这样效率不高不说,投入的精力和收益的比其实很低。

因此,在准备常识,首要积累那些常考,考的题目相对比较多的点。而上述罗列的类别,是根据重要程度、考察概率、考题数量从高到底排列的,具体准备哪些方面如下:

  • 时政:至少积累截止到考试当天,前半年的重要时政新闻、重要法规、相应的常识。
  • 经济:新闻中经常出现的经济名词、常用的经济知识。
  • 文史:新四史、**简史、诸子百家、诗词文曲、制度战争等。
  • 音艺:古音乐艺术、相关乐器等
  • 科技:分两部分,一是古代、现代重要科技成绩。二是近期的重要科技成就。
  • 生物:一般就是生物方面的常识。
  • 物理:与生活相关的物理常识。
  • 地理:**地理相关的常识,主要是气候、大气这类。
  • 法律:民法典、刑法等在生活中的体现。
  • 民俗:节日、生活方面的。

这些都应该从哪些地方看,那本书找?

因为知识点实在太碎,不推荐自己去找,自己每天都关注新闻时政,这样做性价比很低。所以,如果报班的,建议跟着老师走,慢慢积累即可。如果没有报班,则可以在培训机构的官网上,找到相应的常识模块查看,例如:

  • 中公常识
  • 粉笔 APP 常识讲义
  • 等等

当然,我们也会通过 wiki微信分享你最新的常识汇总讲义:
image
如果不需要,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积累:

  • 人民网、人民日报、半月谈、新闻联播等官方媒体
  • 学习强国 APP

总结

  • 常识蒙题不同行测其他模块的蒙题,在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蒙对的概率较低
  • 常识准备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常识备考的收益比
  • 不想每天都积累,觉得麻烦,可以定期学习相应的常识知识汇总,时政总结

虽然我是程序员,但我本科专业是工学类的,有大佬能给些建议么?

如果进体制,我的期望:首选还是希望大部分时间是做处理报表、数据报告之类的工作内容,不希望需要经常到外面各单位跑东跑西的,以及喝酒应酬。

本人本科专业不是计算机类的,是工学类的能源方向,希望大佬们能帮我解答下几个问题:

  • 根据我的专业,我的期望能满足的概率大吗?还是比较渺茫呢?
  • 有什么方法能了解到可报考岗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呢?(如果了解有比较符合我期望的岗位,能直接告知那就更好了)

先考研再考公可操作性如何

27岁的程序员,虽说是科班但实际工作时间不是很长,如果先考研提升学历在奔着进体制可操作性怎么样呢?如果毕业没考上又大龄,简历也不出彩,就很难了,所以有点纠结。

专业科目是计算机

我看职位公告上标注专业科目是计算机,但是没找到相关资料,比如大纲,笔试题型之类的,有了解的同学吗

能不能先上岸,再考心仪岗位

这几位添加微信的朋友询问的,他门的共性现状是:暂无工作,备考压力大,备考效果不好,想要先找个容易上岸的岗位,上岸后再慢慢备考心仪(更好)的岗位。


对此,我们依旧不做定性分析,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口否认,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现实当中,有很多类似操作,先考到乡镇,然后通过遴选也好,继续参加省考、国考也好,慢慢考入更好的单位。

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如下障碍,需要考虑:

  • 上岸的岗位,若有服务期(一般5年,现在出现了3年、2年),在服务期内,不能参加公考,也不能参加遴选,也不能辞职。但,在一年录用期内,可以辞职,继续参加考试。或者强行辞职,辞职后三年(各地政策不一)不能参加公考。

  • 若没有服务期或者超过服务期,参加公务员考试。这种情况,若是行政编或者参公管理事业编,原则上是不允许再去参加省考、国考的。

    • 若要参加,大多需要单位同意,在报名那一关,就需要和单位协商,确定好,单位是否配合后续的人事关系转移以及下编手续。
    • 若单位不同意,就只能辞职。因为面试是需要单位开同意报考证明的,没有这个,参加不了面试。
  • 参加工作后,再复习备考,大概率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在上班期间看书刷题,于情于理可能有点不太好看。而且,会有这这那那的琐碎事,牵扯你的精力,影响你的心情。


再分析下,先上岸,再“跳槽”的好处:

  • 压力的确会清点,毕竟有兜底。备考和学习,会更加从容。但也有可能会半途而废,浅尝则之。
  • 能切实体会体制内的酸甜苦辣,对自己往后的规划,能更明确

其实,我们也有考虑过这种路径,也准备实操。但后来运气比较好,先后都上岸了自己心仪的单位。但,后续工作中,发现这种路径,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虽说先上岸能减轻备考的压力,生活的焦虑。但若不能踏实的工作,这山看到那山高,会让你,在编备考过程中,有点痛苦。得额外平衡工作与备考、个人发展与组织管理、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所以,若无客观情况限制,我们建议,踏实学习,慢慢来可能比较快。

考公学习如何总结和反思

有位捐赠者在学习备考的过程中,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系统、深入。做题缺乏熟练度,也不能很好的运用做题技巧。

对此,根据我们的学习备考经验,给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D2G 项目的初心以及真实目的

整理:李萍

作者:李萍、张华、李雷、韩梅梅

贡献者:每一位阅读并提出改进的读者,在此特谢:子川

回答

我们发起这个项目的初心

在项目的 README 中,我们最初喊出的口号是:帮助程序员参加公考入门到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讨论、争辩:

  • 我们不想做一份教大家行测、申论知识点的指南,因为培训机构做的比我们更好更高效。
  • 我们也不想做一本讲述我们几个人的上岸经历文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个人经历不具有普适性,更不用说可操作性。
  • 我们绝对不想做一个没有意义的开源项目,浪费大家的时间,传递错误的观念。

而我们在与各种朋友聊天、谈心中发现:

  • 大多数人最为关注的不是行测、申论、面试的知识点怎么学习、怎么考试
  • 大多数人常感困惑的是怎么高效备考、乡镇要不要去、事业编与行政编怎么选
  • 大多数人持有的偏见是体制内混吃等死、一眼看到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因此,我们想要做的是:

  • 开源备考过程中,培训机构不教、也没法教(培训机构老师大多未进过体制),纯靠自己亲身经历的,备考、面试、体检、政审、考察、公示等全流程的心得体验、经验教训、事后思考。通过聊天、谈心、交流、沟通,尽可能的收集不同人的经历(备考、已经上岸、上岸多年),剥丝抽茧,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部分;而我们相信,公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一定会有内在固定的评判标准,那些内在的标准也应该是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
  • 解构体制内的工作与生活。这点我们感触颇深,没有进体制内前,对体制内的工作与生活,似懂非懂,雾里看花。现在身处其中,我们仍然一知半解、爬坡过坎。但一些偏见,现在看来实属有些先入为主、误人子弟。我们并不想转变大众的态度,但对 D2G 项目感兴趣的人,给予 star 信任的人,我们应有一份责任,将真实的体制工作、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政策文件、资讯信息、日常生活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做出自有的判断与思考。

那么,总结起来,发起项目的初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一份开源公务员考试的最佳实践指南,一部解构体制工作生活的接地气说明手册


我们的真实目的

在与大家沟通过程中,线上与线下,有不止一位想要参与项目的“体制”人员,心里有些打鼓,D2G 项目并不像 coder2gwy 一样,纯分享,似乎隐藏着一些不愿让人知道的目的或者说企图。

在这里,我们真诚的向大家保证:D2G 项目就是一份开源公务员考试的最佳实践指南,一部解构体制工作生活的接地气说明手册

同时,我们也坦诚:D2G 除了是一份开源公务员考试的最佳实践指南,一部解构体制工作生活的接地气说明手册,也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而我们的自我价值包含:

  • 帮助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作为程序员,在备考中,因为一些“职业病”,走了一段弯路,错失了一些机遇。因此,同为程序员,我们深受开源影响,就好比分享互联网大厂面试题一样,分享公考“面经”,进而帮助大家。
  • 相互理解:工作中,群众的一些不理解、先入为主的偏见、因为信息不对称的误解,时有发生。增加了沟通成本,拉低了办事效率,甚至会出现一些无端指责。因此,我们希望通过 D2G 项目,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体制生活、分享体制的工作办事流程、消除内外信息差、减轻固有偏见,进而有利于你我他。
  • 互帮互助:工作中推诿、拖拉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无意评判别人的做事风格。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有志于进入体制内的“准人民公仆”,能够在备考的时候,了解到体制工作生活,接收到一些正能量,培育积极向上的事业观。不仅有益于自己备考的全流程。未来进入体制,也有益于自己工作与单位工作。进而有益于社会。

体制内人员如何参与此项目?

线上线下有几位体制内朋友,详细的、有深度的与我们交流 D2G 项目的相关事项,其中就问道,他们应该如何参与。

首先,我们是非常欢迎大家参加到项目当中,“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他人的参与,D2G 项目最终会成为少数人的喃喃自语,这绝对是我们不想看到。

但碍于项目现阶段发展,首要目的应该是尽快的完善项目,提高项目的完成度。一来是明年省考迫在眉睫,我们希望在 22 年农历新年之前,项目至少要完成 80% 以上,以便大家对公考和体制生活有个大致了解,在新年于家人团聚之时,围炉夜话,聊聊往年生活,谈谈新年规划。

二来,同为体制人员,应当时刻遵守组织纪律。一些朋友心存顾虑,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解构体制工作生活的说明手册,是需要将一些东西晒在大太阳下的,边界是不好把控的,我们为此深感担忧。

三来,日久见人心,完成度高后,大家更能从我们的文字、我们的做法、我们的行为来判断 D2G 项目是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其他人的参与,来判断是否言之可信,行之可靠。

因此,我们之前访谈身边朋友的内容,经过慎之又慎,审之又审后,才会放出,时间不定,往后如此。

在此之前,我们会指定一个访谈问题提纲,线下传阅后,线上传阅,然后 D2G 上公开讨论,然后再按照访谈问题提纲,分享体制工作生活。

所以,体制内人员,现阶段并不适合参与项目过深(牵扯工作、生活内容相关),现阶段我们更希望你们能指正文中的纰漏错误、分享自己备考经验、回答备考朋友的疑问、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分享自己的薪资待遇、提供公考相关的公开信息等。

当项目完成度和成熟度较高后,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成员,例如:张鹏、迈克、汤姆、韩刚、Jim(吉米)、Kate(凯特)、Tom(汤姆)、Ann(安)等等

备考人员,参与项目,请看:备考人员如何参与项目

公考是选择上岸难度较小的乡镇?还是继续考自己心仪的岗位?

这个问题,本质和之前问题:是一毕业就进体制内,还是先工作? 很是相似,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我们还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分析各自的优劣。

但需要注意:这个问题的成立是有前提的,前提是能考上乡镇。而现实情况,今年你的分数能在乡镇上岸,明年其实是不一定的。

  • 一是因为每年同你竞争的人,都不是同一批,而且大家都在学习,都日思夜想进体制。
  • 二是现在就业情况,近几年公考的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 三是试卷难度每年都不一样,加上公考的发挥,存在不确定性。今年你可能考 140 分,明年则不一定会考到 140 分。

因此,建议对此纠结的小伙伴,不要纠结于选择。主要矛盾,还是提高自己的应试分数,这才是上岸需要扣好的第一粒扣子。


先上岸难度较小的乡镇

先上岸,本质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或者说是妥协,乡镇与市州是存在客观代差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优势:

  • 你上岸了,无论是在体制内安心发展,还是骑驴找马,都能够缓缓图之,不急不躁,容错率较高。
  • 再也不用愁找工作、再也没有 996、自己的工作生活会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但大多是向好的方面发展)
  • 亲朋好友会对你有种莫名的期待(不便明说),自己在里面,也能亲身感受体制的酸甜苦辣咸,有利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劣势:

  • 上岸后,你会听到许多乡镇不好的地方,各种角度,各个方面
  • 生活或者工作可能会容不下你的野心
  • 工作和生活,可能会有割裂

继续考自己心仪的岗位

继续考,应该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也就是你对心仪的岗位,有大致的了解,对所处的地方,工作的环境,生活的便利,都有自己的把握。

优势:

  • 一旦考上,满心欢喜,未来可期,收益极大
  • 主动权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上,可进可退
  • 学习、考试、生活更有目的性

劣势:

  • 若迟迟不上岸,可能会有心理和生活压力,也许会导致"有压力——考试不上——有压力"的恶性循环
  • 近几年竞争会增大,可能需要自己在备考上付出更多的努力、精力、财力
  • 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今年想考的岗位明年没有、今年能考的岗位明年不能考、今年想去的地方明年不招等

总结

  • 不存在对的选择,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只要一心向公(共),总会花开结果
  • 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来选择当下适合自己的选择,如果当下不适合自己,未来哪怕适合,也会经历一个磨合期
  • 实在不知道怎么选,就选眼前的吧,切勿虚度光阴,在思考纠结中,浪费了时光

国外学历学位,能不能报考

这一位添加微信的朋友询问的,他的现状是:第一次准备参加公考,但在国外读的计算机专业,拿的国外学历和学位。


我们这周专门去询问了单位省考负责报名审核的朋友,得到的回复,

如果是国家承认的国外学位学历,提供教育部提供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原则上,报名审核、以及面试复审的学历学位部分是可以通过的。

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有这类问题的朋友,建议准备齐全资料,电话咨询报考单位。

行测碰到瓶颈(卡在 65 分左右、某一模块迟迟得不到提高),怎么办?

首先,行测 65 分,对于上岸来说,是个一般的成绩,或者说是中等成绩。我们如果要想顺利的上岸,行测至少保持在 70 分以上,申论应该要保持在 70 分左右。

相对来讲,我们觉得行测的重要性,其实高于申论,这是由行测考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是因为行测作为客观题,是整个公考过程中,为数不多能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把握的部分,而申论作为主观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行测有可能考高分,申论则不一定。

二是行测深入学习后,考察的本质便不是对考点的掌握,而是做题效率正确率的平衡。这意味着,哪怕你每个知识点都掌握透彻,也不一定拿到高分,因为很有可能会做不完整套试卷。

三是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文科生),对于行测的某些模块(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习不深入,从而考试选择性放弃、乱填乱选等

这既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也是我们拉开分数的重点。

那么,行测碰到瓶颈,排除学习不到位以外,再有的原因就是:做题效率正确率的得不到平衡。这也是大多数分数不低,但提分难的朋友会遇到的问题。


做题效率与正确率的平衡

这点不仅是 65 分的瓶颈的主要原因,也是后续 70 分、75 分、80 分瓶颈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达不到平衡主要有如下几点表现:

  • 能做完,但部分模块正确率不高或者整体正确率不高,总分不高
  • 做一个对一个,但是后续题目没时间做,乱填乱选,总分不高

所以,建议:

  • 针对部分模块正确率不高:保持自己能作对的题目一定能做对的前提下,查漏补缺正确率不高的模块,切勿丢了西瓜捡芝麻,实在不能兼顾,也要做到能拿的分一分不少,不能拿的分尽量拿到
  • 针对整体正确率不高:最好彻底自查一下,每个模块丢分的原因,是粗心大意、是考点掌握不到位等,根据自查原因,有针对性的学习了训练
  • 针对做一个对一个,但是后续题目没时间做:这就必须规划好做题时间,每个模块应该根据分值,做出相应的取舍,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怎么样才算达到做题效率与正确率的得不到平衡

除了从最后总分的高低能直观看出来外,其实我们发现,行测考高分,做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多题目,看清提问,扫眼选项,心里就知道哪个选项大概率会是答案,然后略读一遍题干,从中找到支撑答案的要点,直接选。

具体到行测各个部分则是:

  • 常识:题问(确定考察哪些知识、调用相关知识)——选项(排除明显错误)——题干(找到要点)——选答案
  • 言语:题问(确定考察哪些知识、调用相关知识)——选项(排除考点不相符选项以及明显错误选项、载入可能错误选项)——题干(找到要点、验证错误或者正确选项)——选答案(直接选、排除选)
  • 数量:题问(形成一个大致判断)——选项(形成一个大致预期)——题干(确定考察哪些知识、调用相关知识、找到要点、验证计算、代入计算、排除计算)——选答案
  • 逻辑推理:题问(确定考察哪些知识、调用相关知识)——选项(排除考点不相符选项以及明显错误选项、载入可能错误选项)——题干(找到要点、验证错误或者正确选项)——选答案
  • 资料分析:题问(确定考察数据以及考察知识点、调用相关知识)——选项(形成一个大致预期,确定速算技巧)——题干(找到带验算数据、调用相应速算公式以及技巧)——选答案

对于大多数题目,题干的阅读,浪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如果题感积累到位,上述题干部分其实耗费不了很多时间,甚至不用看,直接秒选,从而使做题效率正确率的相平衡,以达到高分的目的。


怎么样才能做到做题效率与正确率的得不到平衡

我们询问很多行测高分的朋友,要么回答不出来,说就是做着做着,就这样了,要么就是提供一些“正确的废话”,多刷题,多看视频等。

后来我们改变提问方式,而是去追问他们备考的学习过程,结合自身的体会,试图从中找到共性,最后发现,想要达到做题效率与正确率的平衡,本质上,还是“正确的废话”:多刷题、多总结、多思考

多刷题:刷题量不仅是做题的基础,同时还检验着你对考点的掌握程度、熟练程度、理解程度。没有一定的刷题量,很难在局部和整体,对行测考试建立自有的感受和经验体系。

多总结:唯有总结,才能更好的查漏补缺,才能客观的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学习情况、才可以建立思考的基础。

多思考:不是思考哪些刷多了,哪些刷少了,也不是思考总结是否有遗漏,更不是思考出题人的出题原由和角度。而是思考题目的本身,题目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考察了哪些知识,容易设置哪些错误、迷惑的选项,题干是怎么体现正确答案,错误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等等。

通过刷题,积累题目表象的总结,然后深入思考题目深层次的特性。从而再刷题的时候,套用自己思考、总结的感受(或者说题感),接着通过答题的正确或者错误,进一步总结、思考、验证。循环往复,慢慢就能达成目标。


总结

  1. 遇到瓶颈是很正常的事情,要客观分析自己瓶颈的原因
  2.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3. 只要达成目标,就能受益一生,因此不要怕慢,要怕达不成目标

更新进度为什么这么慢?

在这里,向各位朋友道个歉,我们更新进度慢,除了主观偷懒,更有客观原因所致。例如:

  • 工作上:年底迎检、同事休年假(十几天那种)领导加担子等等,一句话,工作忙
  • 生活上:因为秋冬换季,孩子、老人有点不舒服,需要陪护
  • 心态上:冬季,回家做饭洗碗后,就想一直葛优躺
  • 项目上:每天都在回复添加微信朋友的问题,占据了更新时间
  • 安排上:李萍、韩梅梅承担了项目大部分工作,其他人,不说也罢

但我们知道,上述种种理由,都不是拖更的借口。

朋友们公考的重要性,紧迫度,D2G 项目的初心与目的,都在催促着我们前进,督促着我们认真工作、努力学习。

在此,我们保证,GitHub 上每周必更,每天争更。微信上,有加必过,有问必答,有拿必给。

还请大家谅解,也请大家多多 star,推荐给周围的朋友们,每天看到 star 数量的增加,微信朋友的感谢,在这个冬天,都在时刻温暖着我们。

备考人员如何参与项目?

我们不鼓励备考人员将时间花在 D2G 项目上,而是放在自身备考当中。

这也是 D2G 的项目的初心:做一份开源公务员考试的最佳实践指南帮助大家更加高效的备考。

因此,对于 D2G 项目,请大家点个 star 外,还请大家点个 Notifications,第一时间接收更新内容,在学习疲倦时,上来扫一眼,在遇到问题时,上来问一下,在缺少弹药时,上来顺手拿

最终,你们上岸了,就是对 D2G 最大的参与。

是否需要建立一个微信交流群

自项目开始到现在,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有大概10个左右的朋友,会询问是否有微信交流群,想要加群。对此,我们统一的回复是:暂时没有建群的想法。
因为公考是一个比较个人的事情,无论是备考,还是问题,都极具个性化。而且,群里面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我们不希望群信息打扰到大家备考。

但,也需要承认群的正面作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信息源,我们的信息也能够直达群里面每一个人。而且群里面的每一个人也可以互帮互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因此,我们决定开这个issue,看大家有什么想法没,我们会结合大家的想法、意见、建议。决定是否需要一个交流分享群。

问题点:

  • 你是否支持建立一个交流群
  • 群里面你希望有些什么信息:岗位数据、备考资料、考试心得等等

程序员写申论不会很困难吗

对于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出生的程序员,申论这部分会不会很吃力?公考相对而言还是偏向文科,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
申论这部分对于程序员会不会很难

体制内脱单手册

这个问题,是位早期支持 D2G 项目的体制内男性朋友问的,当李萍和我们讲的时候,我们有点小小的惊讶,惊讶于原来不止李雷一个人有这方面的烦恼。然后连续两周,每天拉着李雷,用力的撕扯他的伤口。哈哈哈。

体制内男性脱单容易么

即容易,也不容易。总的来说,还是容易的。

容易在于:

  • 近几年,进体制内的女生总体数量是大于男生的,因此对于男生来讲,自主恋爱有不错的潜在基数。
  • 招考进入体制内,无一不是智商正常(不正常的过不了笔试)、情商较好(低情商过不了面试)、身体健康(身体不好过不了体检)、身世清白(身世不清白过不了政审)、品德良好(品德低劣过不了考察)。这对于男女双方都是这样,相对于社会相亲,会少些试探成本。相对于社会自主恋爱,会少很多心里压力。
  • 工作稳定、生活压力小的时候,更会让人产生恋爱、结婚、成家的想法(无论男女)
  • 编制在相亲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相亲资源,更体现在相亲质量(李雷是码畜的时候,公司内部联谊时无人问津,现在,不说其他,单位阿姨给的基本标签要么是公医师,要么是“有钱”人的女儿)
  • 也是因为编制和工作,会多吃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女生。也会有很多机会,去认识更多的女生。(看个人,党和国家保证你朝九晚五,生活不愁,但不愿意走出去,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容易在于:

  • 自我定位:体制内适婚的男女,可能在自我定位上匹配不到一起(不想找事业编、不想找乡镇等等)
  • 薪资收入:不可否认,刚进体制内的男生,在每月到手收入上与体制外男生对比,是没有明显的优势(其实,这是一份越老越吃香,越老越不愁钱花的职业)
  • 年龄问题:除一毕业进体制,大多工作后进体制的男女,在传统观念上,是年龄偏大的,稳定下来后,各自的婚姻压力变凸显,而男生大多偏向年龄较小,女生大多则接受同龄或者稍大。这里面就产生了年龄差,资源略有错配。

所以,总体来看,对于男生来讲,总体还是容易的,只要你胆大、心细、脸皮厚。脱单还是件容易的事情。

体制内男性脱单注意事项

此部分由李萍、韩梅梅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提出

首先是外表,外表对于我们女生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得帅,但得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因此,建议单身男性朋友们注意:

  • 不要抽烟、不要抽烟、不要抽烟。抽烟不仅伤身,而且一身烟味,会让刚接触的女生有点点反感,尤其是一嘴烟味,真的会让人感到恶心。
  • 不要油腻。油腻主要体现在脸胖脖子粗,身短肚子大。因此,洗脸洗干净,不要在脸上留有眼屎、脏污。勤洗头发,千万不要顶着油头约会。
  • 穿着得体。不需要名牌正装,也不要过于潮流。平时一身的颜色不要超过三种,不要穿靓丽的颜色,带金链子、金戒指。这是暴发户。业余能穿出适合自己的特色,我们会觉得你很有品,愿意与你接触。
  • 谈吐自然。男女正常交流就行,说句话吱吱唔唔,或者扯着嗓子喊,都会给人一种不太舒适的感觉。更不要一开口就荤段子,各种打擦边球,嗨口炮。这会让人觉得很没品。你们懂的,我们都懂。
  • 别装 B。这点真的非常败感觉,不要吹嘘自己,也别各种大手大脚,更不要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感觉良好,遇到这种人,真的想转头就走。
  • 会做家务、会做饭是加分项,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是很大的加分项

总之,上述这些,在本质都上,都不是标准要求,最终还是要看对彼此的感觉,但能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能更容易找到彼此的感觉。

总结

因此,对于体制内单身男生。

首先,要稳定住心态,相信自己能够脱单,坚信自己能碰上自己所爱。

然后,打理自己,女为知己者容,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表,干净整洁即可。

接着,放开自己,广交朋友,男女朋友都要多认识、接触、来往。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某个朋友的朋友,就是你一生想要的伴侣。


女性脱单手册,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重要】关于2023年度公考资源购买进度公示

2023年度的公考资料,由于捐赠一直达不到购买全部课程资料的门槛。所以一直迟迟没有落实,再次,向大家道歉!

我们收到部分捐赠朋友,以及大部分添加联系方式朋友的反馈,对于2023年度最新课程资料是有急迫的需求。我们与吴凡、以及相关的朋友进行多次沟通。可以分批分期的购买最新资料。

因此,这里需要大家评论反馈如下两个问题:

  • 是否支持动用捐赠购买课程资料
  • 优先购买哪些课程材料

最新课程材料有:

Recommend Projects

  • React photo React

    A declarativ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

  • Vue.js photo Vue.js

    🖖 Vue.js is a progressive, incrementally-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

  •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

  •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

  • Django photo Django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

  • D3 photo D3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 Canvas and HTML. 📊📈🎉

Recommend Topics

  • javascript

    JavaScript (JS)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class functions.

  • web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 New door for the world.

  • server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

  • Machine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

  • Game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 make everyone happy.

Recommend Org

  • Facebook photo Facebook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 NB: members must have two-factor auth.

  •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

  • Google photo Google

    Google ❤️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

  • D3 photo D3

    Data-Driven Documents codes.